辽阳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十一、科学技术和教育
一般公共财政科学技术支出0.6亿元,比上年下降33.6%。规模以上工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7.5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2108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6个,本年新增3个。企业技术中心107个,本年新增1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专利申请933件,增长48.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22件,增长72.2%;授权专利506件,增长32.1%,其中,授权发明专利84件,增长3.7%。有效发明专利313件,增长28.3%。有5项成果荣获省科技进步奖。有40项成果荣获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21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9项。技术市场成交各类技术合同17项。技术合同成交额4.5亿元,增长32.1%。新产品开发121项,新增专精特新产品10个。
年末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53个。企业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524个,自愿性认证(包括体系认证、食品农产品认证)证书963个,强制性认证证书168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3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8.3万台件。争创省名牌产品10个,争创市名牌产品23个。年末有卫星云图接收站点3个,地震台站4个,其中省级地震台站1个。
全市义务教育巩固率98.7%,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8.1%。幼儿园在园幼儿3.2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1万人,在校生7.2万人,毕业生1.2万人。初中学校招生1.2万人,在校生4.1万人,毕业生1.6万人。普通高中招生7824人,在校生2.3万人,毕业生8018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4830人,在校生1.4万人,毕业生4349人。普通本专科招生5249人,在校生1.7万人,毕业生5772人。特殊教育招生15人,在校生264人。
十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有文化馆、艺术馆8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3个,档案馆9个,数字影院9个,农家书屋531个,城市社区书屋15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9个。报纸出版量436万份。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85.0%。年末有线电视用户21.2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5.4万户,有线电视农户文化信息共享频道覆盖率100%。
年末有各类卫生机构1864个。其中,医院61个,卫生院4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2个,村卫生室1228个。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4个。年末各类卫生机构床位1.3万张,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7.2张。卫生总人员1.3万人,卫生技术人员997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187人,每千人拥有医生2.3人。
在参加省级及省级以上各项体育赛事中,我市代表团获得奖牌215枚,其中金牌82枚,银牌54枚,铜牌79枚。承接省级以上比赛共计8场。年末拥有单项体育协会28个,社会体育指导站300个。销售体育彩票1.0亿元,投入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0万元。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33元,比上年增长6.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69元,增长7.8%。
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4.6万人,比上年末下降1.1%。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1.8万人,下降0.6%。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4.8万人,下降1.7%。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1.0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7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90.3万人,减少3.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2.7万人,增长0.1%。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7.0万人,下降5.2%。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9.4万人,下降2.4%。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9.0万人,其中城镇居民3.2万人,农村居民5.8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额2.9亿元。
年末养老服务机构71个,提供收养服务床位1.1万张,本年新增床位346张,收养各类人员4106人。改造乡镇养老院5家。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9亿元,直接接受社会捐款463万元。
十四、人口和劳动就业
年末总人口178.6万人,其中,男性人口90.1万人,女性人口88.5万人。出生人口1.1万人,出生率6.196‰;死亡人口1.1万人,死亡率6.080‰;人口自然增长率0.116‰。全市0~17岁人口22.4万人,占12.5%;18~34岁人口36.0万人,占20.2%;35~59岁人口77.9万人,占43.6%;60岁及以上人口42.3万人,占23.7%。
城镇非私营单位年末从业人员16.6万人,比上年下降4.6%。其中在岗职工16.1万人,下降5.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0.3万人,在岗职工0.3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8.1万人,在岗职工7.8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8.2万人,在岗职工7.9万人。
城镇就业与再就业2.9万人。稳定就业率57%。年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7万人。普惠制就业培训1.9万人。新开发公益性岗位512个。年末实有登记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
十五、能源、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58.0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9.3%。在31个大类行业中,22个行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下降,其中14个行业降幅超过10%。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42.8万吨标准煤,下降6.4%,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下降6.0个百分点。
城市供水普及率100%,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燃气普及率98.9%。年末集中供热面积3588.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11.0万平方米。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7.6平方米。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9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4%。
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5.7%,其中,地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0%,地下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83.3%。
城市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别为83微克/立方米、47微克/立方米、27微克/立方米和2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浓度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76.8%。城市功能区噪声总达标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