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和旅游业
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9229.4公里,比上年增长3.84%。按行政等级分:国道203公里,比上年下降6.67%;省道900.05公里,比上年增长5.5%;县道2063.4公里,比上年增长2.9%;乡道2541.42公里;村道3246.54公里,比上年增长6.98%;专用公路275公里,比上年增长16.4%。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146公里;一级公路98.36公里;二级公路438.57公里;三级公路889.49公里,比上年增长7.01%;四级公路5169.816公里,比上年增长4.44%;等外公路2487.165公里,比上年增长1.21%。公路网面积密度为69.92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网人口密度为63.46公里/万人。
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不含拖拉机)16.25万辆,比上年下降1.4%,其中个人机动车保有量14.11万辆,比上年增长0.4%。当年新注册车辆19531辆,比上年增长5.8%。全年旅客运输量1789.26万人,客运周转量57371.24万人公里;货物运输量3414.15万吨,货物周转量424695.31万吨公里。
全年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195.12万元,比上年增长26.53%,完成邮政业务收入6395.95万元,比上年增长29.46%。全市邮政企业完成业务总量4457.03万元,比上年增长20.09%;完成业务总收入5090.61万元,比上年增长17.05%。
全年完成快递业务量55.04万件,比上年增长88.55%;完成快递业务收入1669.87万元,比上年增长110.28%;快递业务投递量51.73万件。
年底全市拥有移动电话用户136.1万户,固定电话用户11.95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1.17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33.78万户。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62.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其中接待海外游客18953人次,增长7%;实现旅游总收入35.65亿元,增长25%,旅游外汇收入225.8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
七、金融
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91.49亿元,比年初增加69.4亿元,增长13.3%,住户存款余额284.4亿元,比年初增加30.89亿元,增长12.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9.65亿元,比年初增加35.86亿元,增长14.1%,其中住户贷款55.26亿元,比年初增加9.73亿元,增长21.4%。
全年保险行业保费收入80976.44万元,比上年增长31.67%,其中:寿险保费收入40622.36万元,增长56.2%;财产险保费收入40354.08万元,增长13.69%。全年保险赔付额20659.82万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寿险赔付额604.04万元,是上年的6.55倍,财产险赔付额20055.78万元,比上年增长19.29%。
八、教育和科技
全市各类学校764所,在校学生27.04万人。其中:普通中学100所,在校学生8.5万人;职业中学6所,在校学生1.7万人;小学297所,在校学生11.8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学生288人;幼儿园346所,在园幼儿4.99万人。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80%,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小学入学率99.97%,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初中入学率98.82%,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93.56%,比上年提高0.53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9.44%,比上年提高8.94个百分点。
全市全年引进新技术40项,新品种68项,示范推广各类实用技术100多项。申请各类专利70件;专利授权37件,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专利32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申报各类科技成果35项,认定5项。
九、文体和卫生
年底全市有市级群艺馆1个、县级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6个,市级广播电视台1个,县级广播电视台站4座,县级电视网络公司6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8.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6%。全年全市共争取各类文体广电旅游专项资金2.89亿元,比上年增长54%,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52元,比上年增加2元,完成文化产业销售收入2.3亿元,比上年增长28%。
年底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乡村卫生室、诊所等)2085个,编制床位5138张。其中:医院50所,编制床位3699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4个,编制床位1227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1个,编制床位212张。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96元,比上年增长9.31%。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8207元,比上年增长12.47%;人均经营净收入2182元,增长3.07%;人均财产净收入420元,增长20%;人均转移净收入3188元,增长4.85%。全年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223元,比上年增长4.12%。
全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92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工资性收入17106元,增长12.4%;经营净收入2006元,下降1.5%;财产净收入1202元,增长18.3%;转移净收入5178元,增长1.6%。
全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8944.9元,增长9.1%。其中:工资性收入4296.7元,增长11.9%:经营净收入2259.9元,增长5%;财产净收入75.7元,增长26.3%;转移净收入2313元,增长7.9%。
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7269人,比上年末增加3905人,其中在职职工62557人,离退休人员24712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8.68万人,参保率98.45%。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3530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8684人,比上年增加800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32.22万人,参合率99.52%;工伤保险参保人数80889人,比上年增加3563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5704人,比上年增加505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4934人,比上年增加1196人。
年末全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居民35676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民175221人。
年末全市实有贫困人口13.75万人,当年减少贫困人口4万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耕地保有量20.15万公顷。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林业用地面积1281.69万亩,其中有林地197.48万亩。森林覆盖率32%。天然林资源管护面积412.53万亩。全年共封山育林22.8万亩,造林47.27万亩,义务植树共栽植苗木418.1万株。全年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5.72平方公里。全市空气优良率达82%。全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4.77%,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