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05-07 白银市统计局
白银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白银调查队
 
(2017年3月24日)
 
2016年,白银市上下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细抓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2.21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98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78.11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202.12亿元,增长9.7%。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3.59:44.73:41.68调整为14.01:40.28:45.71。其中:第一产业提高0.4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4.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4.0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
 
总值25813元,增长7.14%。
 
图1:2011-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增速
 
图2:2011-2016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
 
全年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6.29亿元,同比增长10.4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72亿元,增长12.66%。其中:市级收入10.51亿元,增长20.66%;县区收入18.21亿元,增长8.5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1.04亿元,增长23.07%。其中: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7.91亿元,增长18.27%;农林水事务支出29.44亿元,增长27.18%;教育支出29.1亿元,增长11.92%;公共安全支出6.08亿元,增长14.42%。
 
图3:2011-2016年全市财政收支情况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1.7%。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4%,消费品价格上涨1.3%。构成居民消费品价格的八大类中,食品烟酒类上涨2.1%、衣着类上涨1.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5%、医疗保健类上涨2.9%、居住类上涨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6%、交通和通信类与2015年同期持平。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下降2%。其中:轻工业下降0.7%,重工业下降2.1%;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下降2.1%,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下降0.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5.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涨10.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2.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7.9%。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463.73万亩,比上年增加1.33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63.6万亩,比上年减少3.64万亩。小麦播种面积62.07万亩,下降8.27%;玉米播种面积150.86万亩,增长0.03%;薯类播种面积101.67万亩,增长0.89%;蔬菜种植面积29.22万亩,增长1.71%;油料种植面积27.67万亩,增长10.52%。粮食总产量达到79.57万吨,下降6.86%。其中:夏粮15.36万吨,下降10.74%;秋粮64.21万吨,下降5.89%。粮食亩产达到218.85公斤,较上年减少13.8公斤。蔬菜产量154.1万吨,增长6.57%。油料产量2.74万吨、增长19.83%;瓜类产量19.03万吨、增长37.16%;水果产量19.96万吨、增长2.6%;红黑瓜籽产量1.12万吨,下降7.74%。
 
图4:2011-2016年全市粮食产量及增速
 
全年全市造林作业面积36.09万亩,当年封山育林面积7.6万亩,当年幼林抚育作业面积3.4万亩,当年苗木产量9638万株,本年出售树苗3457万株。
 
年末大牲畜存栏24.07万头。其中:牛存栏7.87万头,猪存栏61.67万头,羊存栏187.16万只,鸡(鸭、鹅)存栏441.43万只;牛出栏4.47万头,猪出栏70.06万头,羊出栏171.87万只,鸡(鸭、鹅)出栏355.12万只。肉类总产量8.93万吨,鲜蛋产量1.45万吨,牛奶产量2.58万吨,水产品产量1919.48吨。
 
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64.42万千瓦,农用排灌动力18.43万千瓦。水窖41.6万眼。水平梯田247.46万亩,其中本年新增13.69万亩。年末拥有拖拉机74868台,联合收获机597台,农用水泵17641台,排灌溉动力机械12664台,农用运输车79261辆,其中低速载货汽车4542辆。全年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5.33万吨。农村用电量4.85亿千瓦时。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52.97万亩,当年新增1.32万亩。机械铺膜面积143.2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25.18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12.77亿元,增长5.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中央企业完成增加值22.88亿元,下降10.6%;省属企业完成增加值73.81亿元,增长13.7%;县区属企业完成增加值16.07亿元,下降2%。
 
图5:2011-2016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及增速
 
规模以上工业中,有色行业完成增加值34.07亿元,同比增长7.2%;煤炭行业完成增加值23.47亿元,增长9.9%;化工行业完成增加值4.73亿元,下降1.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完成增加值21.87亿元,下降5.9%。四大行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4.6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生产十种有色金属42.23万吨,同比下降25.5%,其中:铜增长11.8%,铅下降22.5%,锌下降1.2%;发电量161.73亿千瓦时,增长5.78%,其中:火电增长8.06%,水电下降10.72%,风电增长22.82%,太阳能发电增长12.23%;水泥419.03万吨,下降5.8%;铁合金7.16万吨,增长49.7%;钢绞线13518吨,增长57.3%;电力电缆37781千米,下降18.2%;硫酸88.25万吨,增长0.03%;烧碱10.82万吨,下降0.2%;黄金7448千克,增长25.4%;白银300吨,增长102.2%。
 
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单位产量同比±%
 
硫酸(折100%)万吨88.250.03
 
水泥万吨419.03-5.8
 
十种有色金属吨422264-25.5
 
铜吨14831611.8
 
铅吨21850-22.5
 
锌吨2520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