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09-18 黄石市统计局
2014年,面对“三期叠加”的复杂严峻形势和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克难攻坚,以生态立市为目标,切实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千方百计改善民生,在新常态下我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综合
 
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18.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03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723.45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390.08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比重为8.62:59.37:32.0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上升0.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1.8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1.57个百分点。人均GDP49796元,增长6.5%。人均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52元,增长13.8%。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102.2%,价格水平上涨2.2%。在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别中,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价格分别上涨1.6%、4.3%、2.8%、0.9%、2.5%、4.2%;烟酒、交通和通信价格下跌1.1%、0.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下降4.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5.8%。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5069人,帮助城镇困难人员再就业22180人。年末城镇就业人员80.8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6%。农村外出从业人员52.07万人,增长3.79%,其中,省外打工22.93万人,减少26.74%。
 
二、农林牧渔业
 
201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5.0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1%。其中,种植业增加值41.92亿元,增长4.2%;林业增加值1.38亿元,增长8.1%;牧业增加值29.02亿元,增长3.5%;渔业增加值31.53亿元,增长7.2%,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18亿元,增长31.0%。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7.0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9%。其中,种植业产值56.82亿元,增长4.4%;林业产值1.8亿元,增长10.1%;牧业产值44.6亿元,增长3.1%;渔业产值42.09亿元,增长6.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亿元,增长20.4%,
 
各种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39.79千公顷,下降1.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9.43千公顷,下降0.09%;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播种面积100.36千公顷,下降2.93%。
 
完成造林面积5.27千公顷,增长47.62%。木材采伐1.96万立方米,水果4.43万吨,增长5.7%。
 
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增长。粮食总产量64.98万吨,增长0.87%;水产品产量21.56万吨,增长6.5%;肉类总产量14.93万吨,增长2.7%。
 
农村用电量12.04亿千瓦时,增长6.87%;化肥施用量(折纯)5.58万吨,增长3.04%;有效灌溉面积55.92千公顷,增长7.2%。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52.10亿元,增长6.3%。其中,采矿业下降11.6%,制造业增长9.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5%。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6%,集体企业增长8.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5.1%,股份制企业增长7.0%;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长3.7%。从主要行业看,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工业产值476.69亿元,下降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445.80亿元,增长4.7%;电力行业产值58.87亿元,增长3.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185.58亿元,增长13.4%;机械设备制造业产值212.48亿元,增长15.8%。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35.55亿元,增长1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6.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7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280家,增加3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7%;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25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6.0%;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企业2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1.0%。发电量、钢、成品钢材、精炼铜、铁矿石、水泥、饮料酒、服装、无缝钢管、水泥等10种主要产品产量增长,原煤、锻压设备、磁卡、制冷压缩机等4种主要产品产量下降。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640.35亿元,增长6.1%;利润92.44亿元,增长10.2%;利税154.49亿元,增长6.6%。工业品出口交货值98.50亿元,增长14.9%。
 
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产值296.55亿元,增长21.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58.19万平方米,增长13.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02.76万平方米,增长9.2%。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7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3%。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49.50亿元,增长21.3%。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6.22%,拉动GDP增长5.1个百分点。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50.56亿元,增长11.3%;外商港澳台投资0.45亿元,下降91.4%;民间投资891.59亿元,增长24.9%,其中个体私营投资475.5亿元,增长14.5%。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77.6%,提高2.3个百分点。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54.90亿元,增长11.9%;第二产业投资592.10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投资502.50亿元,增长26.1%。工业投资574.53亿元,增长20.7%。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46.49亿元,增长119.7%;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42.15亿元,下降27.5%。农副食品加工业投资12.35亿元,下降7.1%;水泥制造业投资53.69亿元,增长72%;纺织工业投资19.46亿元,下降40.8%。
 
在第三产业投资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82.29亿元,下降2.2%;批发和零售业投资36.86亿元,增长104.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101.60亿元,增长154.6%;住宿和餐饮业投资32.26亿元,增长19.4%;教育投资13.06亿元,增长14.8%。
 
在建的亿元以上项目432个,增加11个。一批重大项目如日丰新型建材、棋盘洲物流园、义乌国际商贸城、万达城市综合广场、沪士电子、邦瑞科技等项目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