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地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07元,比上年增长6.6%;全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63元,比上年增长6.9%。
全市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4.9万人(不含公主岭),比上年下降0.2%。参加失业保险19.5万人,比上年下降0.2%。
全市养老机构171个,其中,市区64个;养老机构床位15337张,其中,市区4033张。年末全市共有52535户、70956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市区16889户、22007人。109946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市区10342人。15941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求助供养,其中,市区1586人。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有大学4所,招生11527人,在校生43719人,毕业生10151人。全市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6所,在校生9133人,比上年减少1431人;招生2788人,减少29人;毕业生4124人,增加1183人。全市有普通中学133所,招生30641人,减少9777人;在校生85555人,减少40546人;毕业生29078人,减少13152人。其中:普通高中11所,招生11419人,在校生32601人,毕业生10345人。普通初中91所,招生19222人,在校生52954人,毕业生18733人。全市有普通小学605所,比上年减少270所,在校生111430人,比上年减少67353人,招生17596人,比上年减少11090人,毕业20477人,比上年减少3549人;全市有特殊教育学校7所,在校生723人,增加8人,招生93人,减少11人,毕业生52人,增加1人;全市有幼儿园、学前班462所,在园(班)人数41100人,比上年减少15408人。
2016年共向上级科技部门推荐科技项目64项,25个项目(不含外县及吉林师大)被省科技厅批准立项,争取资金3006万元。欧维姆机械有限公司承担的吉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通用性多边形钢筋笼数控机”、益民堂制药承担的吉林省重大科技研发人才团队补助基金项目分别获200万元资金补助。
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四平科技成果展洽会。共邀请部级、省级、市级领导,高校、科研院所,世界500强企业代表,国内知名投资机构,吉林籍企业家等共430余名嘉宾参会,北京大学、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等13家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协办,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达成合作协议53项,有4名国家级专家及院士受聘成为四平市政府高级顾问,中科院、中国科协、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天津大学、中欧生产力中心等5家单位在四平市建立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四平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等57家参会单位共同发布了《推进新一轮东北振兴四平倡议》。会议期间共展出各类科技成果318项,编印成《首届中国?四平科技成果展洽会科技成果项目汇编》并已向全市企业发放。
四平地区全年降水量平均值775.8毫米,市区全年降水量累计849.8毫米;全地区全年平均气温7.0℃,市区全年平均气温6.9℃;全地区及市区全年最高气温平均值均为12.6℃;全地区全年最低气温平均值1.8℃,市区全年最低气温平均值1.3℃;全地区日最大风速平均值6.1米/秒,市区日最大风速平均值6.7米/秒。为防御各类气象灾害,气象部门全年面向公众发布各类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675次,其中暴雨蓝色预警信号55次。由于2016年全年降水量高于历年平均值,因此增雨防雹次数较上年降低,全年共开展人工增雨作业26次,人工发射火箭弹60枚,人工防雹35次,发射防雹弹706枚。
十、文化、卫生、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群众文化馆、艺术馆8个。公共图书馆5个,收藏图书32.4万册。博物馆6个,广播电台5座、电视台5座,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达10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09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63个。卫生机构床位16326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15331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7410人。医生6964人,比上年增长3.6%。护士6616人,比上年增长11.7%。全市孕妇死亡率16.11/10万人,婴儿死亡率4.75‰。
竞技体育成绩喜人,群众体育亮点纷呈。首次组队参加全国第十三届冬季运动会,获得1枚金牌、1枚银牌和1个第五名,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参加全国青少年举重锦标赛,获得男子2个级别、女子1个级别得挺举、抓举和总成绩第一。参加全国青年举重锦标赛,获得94公斤级,挺举第二,抓举和总成绩第一;参加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获得75公斤以上级别比赛抓举第一、挺举和总成绩第二。参加全国女子曲棍球冠军杯比赛,获得第二名;参加全国女子曲棍球锦标赛,获第四名。在全省青少年速度滑冰、短道速滑、举重、摔跤、柔道等17个项目比赛中,获得了60枚金牌,继续保持夏季项目全省第二名的位次。成功承办全国中等城市柔道比赛。共有来自广东汕头、浙江台州、辽宁沈阳等11支代表队,132名运动员报名参赛。四平市运动员在本次赛会中共获7枚金牌,6枚银牌,18枚铜牌,金牌总数位列第二。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年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总计85项115次。其中举办的3项全市羽毛球赛事以及乒乓球、篮球、象棋等赛事在社会上引起强大反响,营造了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先后承办了吉林省老年人健身球操比赛、吉林省大众跆拳道分站赛和吉林中国式摔跤锦标赛,均获得圆满成功。首次成功承办了全国武术太极拳公开赛。共有全国55支代表队,500名太极拳爱好者参加。我市总共获金牌12枚,银牌27枚,铜牌39枚,赛会组织和服务接待工作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好评。成功举办全国百城市自行车赛四平赛区决赛。共有来自6个县(市)区、3个兄弟城市自行车协会的17支代表队共计260余名运动员报名参加比赛。
体育产业稳步发展,民生实事认真落实。建设四平首个标准季节性滑冰场,也是四平市20余年来第一次浇灌的400米标准场地,并且免费向社会开放,进一步促进全市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彩票销售势头良好,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完成1.54亿元(不含公主岭),体育事业发展后劲得到了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