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03-12 泰州市统计局
2017年,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致力“四个关键突破”,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一、综合
 
经济运行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44.53亿元,增长8.2%,增速居全省首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4.08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2238.13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2242.32亿元,增长10.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02058元,增长8.1%。服务业实现历史性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7.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0.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6:47.1:47.3,泰州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进入新时代。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9.8%,快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1.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43.0%,比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全年三大战略性主导产业产值增长16.1%,其中生物制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值增长18.4%,高端船舶及海工装备产值增长3.9%,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值增长25.5%。
 
就业保持良好态势。年末全市就业人员278.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57.4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113.6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107.7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0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2%,比上年下降0.05个百分点。
 
价格指数保持在合理区间。消费价格指数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1.9%,涨幅较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从调查项目看,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1.9%,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2.2%。从调查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1.5%、衣着类上涨2.3%、居住类上涨2.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2%、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3%、医疗保健上涨1.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5%。工业价格指数重回涨势。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PI)上涨1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涨1.8%。
 
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年末全市工商登记私营企业9.75万户,全年新增2.00万户,注册资本5550.57亿元,比上年增长29.2%;个体经营户29.04万户,全年新增5.49万户。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行业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实体经济发展面临不少困难;转型升级任重道远,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不明显,传统行业产能过剩,新兴行业发展不快,创新能力不强,高端服务平台、科技领军人才比较缺乏;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整体开发和高效利用城市资源不够充分;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仍较突出,医疗卫生面临“补短”与“促强”的双重压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乏力,财产性收入比重偏低,富民增收迫切需要拓宽渠道;生态环境存在较多短板,空气、水、土壤污染治理还需加大力度。
 
二、农林牧渔业
 
粮食生产总体平稳。全年粮食总产量306.68万吨,比上年减少6.35万吨,下降2.0%。其中夏粮113.77万吨,比上年减少0.22万吨;秋粮192.91万吨,比上年减少6.13万吨。粮食播种面积416.48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8.57千公顷,下降3.8%。粮食亩产490.9公斤,比上年增加11.27公斤,增长2.3%,粮食综合亩产继续位居全省第一。
 
林牧渔业平稳发展。全年新增成片造林1.3万亩,新建及完善农田林网8万亩,四旁植树300万株,完成森林抚育5万亩,年末林木覆盖率为23.8%。肉类总产量23.85万吨,下降10.5%;禽蛋产量11.5万吨,下降7.6%;牛奶产量4.31万吨,增长2.3%。水产品产量39.95万吨,增长27.8%。
 
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全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4333公顷,新增设施渔业面积411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6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28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79.39万千瓦,增长1.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运行。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7.9%。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增长19.1%,重工业产值增长17.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产值下降1.0%,集体、股份制、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产值分别增长15.1%、18.3%、17.5%。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产值增长18.2%,小微企业产值增长17.6%。分行业看,食品行业产值增长28.7%,纺织业产值增长9.7%,石化产值增长20.7%,医药产值增长17.5%,建材产值增长12.6%,冶金行业产值增长22.6%,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6.5%。
 
工业效益稳中向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7.5%,比上年提升4.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增长13.3%,比上年提升2.1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1.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173.02亿元,增长8.5%。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632家,其中具有特级、一级和二级资质企业276家,比上年增加14家。年末从业人员达113.24万人,增长6.5%,其中一级建造师2423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23.33亿元,增长14.5%。其中一产投资5.50亿元,下降19.6%;二产投资2310.71亿元,增长17.7%;三产投资1307.12亿元,增长9.4%。在二产投资中,工业投资2309.89亿元,增长18.0%,其中食品行业投资108.30亿元,下降17.9%;纺织业投资93.85亿元,增长21.3%;石化投资328.95亿元,增长76.0%;医药制造业投资105.14亿元,增长10.1%;建材投资85.51亿元,增长62.7%;冶金投资64.95亿元,增长0.8%;装备制造业投资1284.51亿元,增长15.8%。在三产投资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33.78亿元,增长40.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165.30亿元,增长38.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投资40.97亿元,增长37.3%;批发和零售业投资180.36亿元,增长33.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26.79亿元,增长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