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全年上海市货物进出口总额32237.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进口19117.51亿元,增长15.4%;出口13120.31亿元,增长8.4%(见表1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比重超过40%。按市场分,对欧盟进口4488.51亿元,增长20.3%;出口2327.78亿元,增长16.9%;对美国进口2072.56亿元,增长15.6%;出口3147.10亿元,增长6.1%;对东盟进口2642.73亿元,增长27.7%;出口1595.16亿元,增长10.3%;对日本进口2224.75亿元,增长14.6%;出口1308.98亿元,增长3.3%(见表13)。
表122017年上海市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表132017年上海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新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950项,比上年下降23.4%;合同金额401.94亿美元,下降21.2%;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170.08亿美元,下降8.1%。全年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161.53亿美元,下降1.1%,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为95.0%。至年末,在上海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175个,在上海落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625家。其中,亚太区总部70家;投资性公司345家;外资研发中心426家。年内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5家。其中,亚太区总部14家;投资性公司15家;外资研发中心15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重要节点城市建立经贸合作伙伴关系,货物贸易额占全市比重达到五分之一。
全年备案和核准对外直接投资项目608项,比上年下降57.3%;对外直接投资中方投资额110.8亿美元,下降70.3%。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108.5亿美元,下降8.4%;实际完成营业额99.3亿美元,增长49.2%;派出人员13902人次,增长114.0%。对外劳务合作派出人员18935人次,增长23.8%。
全年举办各类展览会项目1020个,总展出面积1769.8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国际展览会项目293个,展出面积1329.16万平方米,增长12.9%;国内展览会项目727个,展出面积440.70万平方米,增长2.6%。
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区一堡”建设。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区内新注册企业累计超过5万户,全年实到外资、外贸进出口额占全市比重均超过40%。
投资贸易便利化程度继续提高。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2017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减少到95条;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试点工作方案及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涉及的区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发布试行;率先实施企业名称登记改革,推出企业名称网上自主申报等6项创新举措。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3.0版上线运行,保税区关检“三个一”查验平台全面建成运行,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试点企业扩大至39家。
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成效。不断探索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领域,实施更为充分的压力测试。服务业扩大开放取得新成效,54项开放措施新落地服务业项目数412个,累计达2404个。金融开放创新和金融风险防范同步推进,共开立FT账户7.02万个,当年累计收支总额7.65万亿元。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累计769家,收支总额9761.50亿元。自贸区企业境外直接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累计达到694.00亿美元。自贸区内共有95家企业开展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发布全国首张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指引。“一带一路”国别馆初具规模,保加利亚、匈牙利等7馆投入运营。先后与以色列、俄罗斯、新加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合建立跨国孵化器,搭建跨境项目交流平台。完善自贸试验区境外投资服务平台,设立“一带一路”技术贸易措施企业服务中心。
政府治理能力先行区加快建设。形成了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先行区总体方案。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第一批116项改革事项已复制推广到其他自贸试验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着力完善“四位一体”的监管体系,探索构建了“六个双”监管机制,已实现21家监管部门全覆盖,108个监管行业、领域全覆盖。“三全工程”全面推进,104项企业准入区权事项全部实现“全网通办、一次办成”,74项实现“网上全程办理”,“单窗通办”模式于2017年11月6日启动运营;188项个人社区事务已实现“全区通办”;政府政务信息“全域共享”加快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实现与口岸、金融等监管部门的信息共享,与80个国家、市、区部门对接。优化完善区镇职能,率先开展统筹核心发展权和下沉区域管理权改革。建立“统一规则、整体开发、总体平衡”的区域开发机制。
表142017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经济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九、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
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705.22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交通运输投资903.62亿元;邮电通信投资92.48亿元;公用事业投资97.68亿元;市政建设投资473.60亿元(见表15)。
表152017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至年末,全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达到666.40公里,公交专用道路达到350公里(不含有轨电车长度)。黄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实现全线贯通开放。建成中心城区5个排水系统,打通11条区区对接道路。
全市自来水供水能力为1184万立方米/日,比上年增加32万立方米/日。全年供水总量为31.01亿立方米,下降3.2%;售水总量为24.52亿立方米,下降2.8%。其中,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分别为4.53亿立方米、19.99亿立方米,分别比上年下降6.1%和2.1%。全年全市用电量1526.77亿千瓦时,增长2.7%(见表16)。至年末,全市家庭液化气用户281.40万户,比上年下降15.4%;家庭天然气用户700.60万户,增长3.7%。
表162017年公用事业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