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2018-04-04 合肥市统计局
 
十一、卫生、体育和社会服务
 
年末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219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7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2个,疾控中心和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96个。卫生机构床位数4.93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4.69万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64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0万人,注册护士2.71万人。每千人常住人口拥有床位数6.20张,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5.89张;每千人常住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09人,拥有医生2.63人,拥有注册护士3.40人。婴儿死亡率4.09‰,孕产妇死亡率16.75/10万。城市社区卫生机构覆盖率达98%以上。
 
全年成功组织118项大型赛事和49项市级体育赛事。在各种省级以上体育赛事中,我市运动健儿共获得12枚金牌、22枚银牌和13枚铜牌。成功举办2017合肥国际马拉松赛,吸引来自15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以及31个省市自治区的2.8万名选手参赛。成功举办2017环巢湖全国自行车公开赛、全国青年帆船帆板精英赛暨OP锦标赛、中国热气球挑战赛(半汤站)、全国速度轮滑公开赛、全国击剑冠军赛(第一站)等高水平体育赛事。全市完成100个全民健身苑工程和6个笼式多功能健身场建设。全年共举办全民健身活动341次,参加活动总人数91.3万人次。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
 
年末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187个,床位3.36万张,收养各类人员1.51万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中心(站)1888个,其中乡镇、街道及县(市、区)级社区服务中心159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0.29亿元,筹集公益金5.68亿元,慈善组织募集各类善款善物602.14万元。
 
十二、生态环保和安全生产
 
2017年末,全市共有市、县(区)级环境监测站6个。区域噪声等效声级54分贝,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67.6分贝,保持稳定。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80微克/立方米和56微克/立方米,分别比
 
上年下降3.6%和1.8%,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年均浓度分别为12微克/立方米、52微克/立方米、0.9毫克/立方米和100微克/立方米,均达到空气环境质量日均值二级标准要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22天,优良率61.7%。巢湖湖区整体水质保持稳定。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辐射环境质量良好。
 
全市森林资源面积269万亩,森林覆盖率27.4%。新增城区绿化面积536.4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6%。建成区绿地率达40.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年能源消费量2216.60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8%。电力消费量增长10.8%。单位GDP能耗下降5.22%。
 
全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53人,比上年下降15.9%;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2.182人,下降7.6%;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847人。全年发生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1678起,造成466人死亡、1784人受伤。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及各产业、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和行业实行相对分离的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维修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4]2016年及以前数据不含R&D支出。
 
[5]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6]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单位)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单位)和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饮企业(单位)。
 
[7]2017年电信业务量按照2015年不变价计算,与上年不可比。
 
[8]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
 
[9]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保并轨运行,参合人数包含非农业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