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表6: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表7:2017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7%;汽车类增长12.1%。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246386万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出口182182万元,下降6.2%;进口64204万元,增长52.6%。
全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家。实际利用外资1701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5.4%。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263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49公里。全市公路密度89.6公里/百平方公里。民用航空航线15条。
年末全市民用车辆保有量67.3万辆,比上年增长10.6%。其中,新注册汽车6.3万辆,下降16.0%;个人汽车55.8万辆,增长11.6%。年末载客小型车保有量49.7万辆,比上年增长13.7%。其中,个人载客小型车48.0万辆,增长14.1%。年末轿车保有量34.3万辆,比上年增长13.0%。其中,个人轿车33.3万辆,增长13.3%。
全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7.6亿元,比上年增长40.7%。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3.7亿元,增长44.9%;邮政业务总量3.9亿元,增长12.1%。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426.48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33.4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92.99万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4G用户达到189.43万户,比上年增长45.9%。全市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72.05万户,比上年增长35.5%。全市邮政局所146个,邮路总长度3718公里。订销报纸3728万份,增长0.8%;订销杂志152万份,下降9.5%;国内函件63万件,增长1.6%。国内包裹90万件,增长125.0%。
全年全市旅游总收入483.1亿元,比上年增长33.0%。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80.3亿元,增长33.2%。全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538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2%;接待入境海外游客7.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9%;旅游外汇收入42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5%。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8.28亿元,比上年增长21.8%。税收收入72.88亿元,增长10.1%,其中,国内增值税增长44.1%;企业所得税增长5.9%;个人所得税增长27.0%;资源税增长77.6%。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25.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教育支出增长0.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4.9%;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8.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0.1%;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1.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15.0%;住房保障支出下降4.4%。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95.97亿元,比年初增加66.89亿元,比年初增长2.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44.04亿元,比年初增加18.33亿元,比年初增长1.5%。
表8:2017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及其增长速度
年末全市共有注册保险机构38家。全年全市保费收入66.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47.53亿元,增长24.7%;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8.89亿元,下降1.3%。全年全市累计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24.49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寿险业务给付11.24亿元,增长10.3%;财产险业务赔款12.18亿元,同比增长21.0%。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全市共完成国家申请专利1521件。其中,发明专利441件,实用新型专利984件,外观设计专利96件。全市共获得国家授权专利849件。其中,发明专利88件,实用新型专利691件,外观设计专利70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12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年末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5家。
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7557人,在校生人数22598人。其中,职业高中招生4872人,在校生人数15449人。全市基础教育招生人数11.71万人,在校生人数41.86万人。其中,初中中学招生人数3.14万人,在校生人数8.80万人;普通高中招生数2.02万人,在校生数6.10万人。
表9:2017年各类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年末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技术机构16个。全年监督抽查206家企业4类64种226批次的产品和商品。全年完成强制检定计量器具8.48万台件。全市有气象台站8个。开展121电话天气自动答询的台站8个。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单位8个。防雹、增雨累计收益面积1.4万平方公里,增雨量0.6亿立方米。全市有卫星云图接收站8个。全年全市降水量386.1毫米,年平均气温8.1摄氏度,无霜期149天。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全市共有文化馆12个,艺术表演团体14个,公共图书馆13个,博物馆2个,档案馆13个。全市共有广播电视台11座,中波发射台1座,微波站8座,有线电视网10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9.13%,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9.57%,有线电视用户38.6户,数字电视用户33.5户。
全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村卫生室)3265个,床位20633张。其中,医院143个,卫生院14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2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个;妇幼保健院15个。年末,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210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464人,注册护士8771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346人;妇幼保健卫生技术人员311人;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1051人。
全市在全国第十三届运动会中,取得3枚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在省运会资格赛中全市共获得107枚金牌。成功承办了第十五届省运会资格赛的篮球、射箭、武术套路、武术散打、自行车(公路)、自行车(山地)六项比赛。全市组织了全民健身活动150多项。大同市环古城健步走活动被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成功举办了大同市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大同火山地形越野挑战赛、全国青少年体育舞蹈锦标赛、大同国际骑游大会等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