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年末全市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2个,招生10723人,比上年增长29.7%;在校研究生26370人,增长13.3%;毕业7651人,增长10.1%。全市普通本专科院校58所,招生29.2万人,比上年增长4.8%;在校学生93.5万人,增长5.2%;毕业24.5万人,增长4.6%。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123所,招生11.9万人,增长9.7%;在校学生30.3万人,增长5.2%;毕业8.9万人,增长3.5%。普通高中122所,招生6.6万人,增长1.4%;在校学生19.2万人,增长2.1%;毕业5.9万人,增长0.5%。普通初中320所,招生13万人,比上年增长8.1%;在校学生37万人,增长7.6%;毕业10.9万人,增长3.3%。普通小学922所,招生15.7万人,比上年增长3.6%;在校学生87.3万人,增长4.9%;毕业12.5万人,增长6.9%;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幼儿园在园幼儿39.1万人,比上年增长6.2%。全市共有专任教师17.0万人,比上年增长6.6%;其中高等学校4.9万人,增长6.6%;普通中等职业学校1.2万人,增长6.2%;普通中学4.3万人,增长7.9%;普通小学3.9万人,增长3.6%;幼儿园2.6万人,增长9.3%。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6个,公共图书馆17个,文化馆14个,博物馆38个,综合档案馆13个,已开放各类档案59.8万卷(件)。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2座。全市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163.5万户。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个。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426个,比上年增长11.7%;拥有床位9.1万张,增长6.1%;其中医院、卫生院322个,增长1.6%;拥有床位8.5万张,增长5.2%。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0.5万人,增长11%;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3.8万人,增长13.2%;注册护士5.2万人,增长10.9%。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5个,卫生技术人员1020人;妇幼卫生机构13个,卫生技术人员4890人。专科疾病防治医院2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6个,监督机构卫生技术人员347人。乡镇卫生院103个,卫生技术人员4872人,床位5411张。
全年共获得世界冠军6个,全国冠军17个,获得各类比赛金牌374枚。全市新增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00条,新增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80个。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市禁燃区面积达到844.4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86.6%。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01天,比上年增加42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118μg/m3,比上年下降17.5%,可吸入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66μg/m3,下降15.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8.6%。综合能源消费量173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5%;其中轻工业112万吨标准煤,增长0.6%;重工业1619万吨标准煤,下降1.6%。
全年共发生伤亡事故431起,比上年下降30.7%;造成死亡124人,增长26.5%;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0.014人,增长16.7%;事故直接财产损失1668.7万元,下降58.1%。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56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50元,增长8.5%;人均消费性支出24973元,比上年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74元,比上年增长8.4%;人均消费性支出14849元,比上年增长9.2%。
全年城镇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3687人,比上年下降26.6%;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9207.5万元,下降13.5%;农村居民享受最低保障5.4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5亿元,下降28.3%。全市参加失业保险189.3万人,比上年增长0.04%;年领取失业保险金者1.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10.7万人,比上年增长0.1%;其中职工377.8万人,增长0.1%;离退休人员32.9万人,增长0.04%。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总人数为199.1万人,比上年增长0.1%;其中职工164.2万人,增长0.1%;离退休人员34.9万人,增长0.2%。
年末全市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17个,比上年下降0.9%;其中养老服务机构91个,增长2.3%;拥有床位数21622张,增长12.7%,其中养老服务机构16734张,增长11.1%。建立社区服务中心109个,社区服务站729个。接受城乡医疗救助6.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0.2%;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6349.5万元,增长16.7%。
全年社会销售福利彩票1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4%;筹集社会福利资金8102万元,下降11.3%;接受社会捐赠287.9万元,下降29.6%。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