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8-04-10 聊城市统计局
房地产市场良好运行。房地产开发投资281.91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住宅投资完成225.25亿元,增长16.7%。商品房销售面积594.75万平方米,增长27.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99.66万平方米,增长20.9%。
 
六、国内贸易与对外经济
 
市场消费运行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8.83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110.58亿元,增长8.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68.25亿元,增长10.3%。
 
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977.31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城区市场消费品零售额450.40亿元,增长10.1%。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301.52亿元,增长10%,增速快于城镇市场1.3个百分点。
 
消费结构趋于优化。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中,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85.1%,五金、电料类增长29.7%,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29.1%,书报杂志类增长21.7%。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进出口总值456.79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出口总值233.92亿元,增长21.3%;进口总值222.87亿元,增长25.5%。合同利用外资0.77亿元,下降94%;实际利用外资7.04亿元,增长59.1%。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升。年末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933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91公里,一级公路498公里,二级公路1166公里。全市完成公路货运量2.01亿吨,货运周转量476.32亿吨公里。公路客运量1863万人,客运周转量14.97亿人公里。
 
邮电通信业繁荣发展。邮政业务总量7.32亿元,比上年增长23.0%;电信业务总量21.03亿元,增长6.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0.75万户,其中市话20.74万户,农话10.0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61.17万户,增长5.8%。宽带网用户73.12万户,增长8.6%。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6.51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税收收入134.37亿元,增长10.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80.60亿元,增长7.2%。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31.1%,科学技术支出增长38.9%,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7.0%,交通运输支出增长25.6%。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246.61亿元,比年初增加231.1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116.72亿元,比年初增加185.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305.44亿元,比年初增加205.9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571.91亿元,比年初增加64.33亿元。
 
保费收入较快增长。实现保费收入105.11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4.37亿元,增长11.9%;人身险保费收入70.74亿元,增长29.9%。支付各项赔款与保险金34.99亿元,增长6.4%;赔付率33.3%。其中财产险赔付19.18亿元,增长19.6%;人身险赔付15.81亿元,下降6.1%。
 
九、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效明显,聊城本科上线率65.11%;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现有国家级示范校3所、重点校8所,省级重点校2所、规范校8所,中职品牌专业建设试点5个;民办学校70所。基础教育改革力度大。深入实施名校带动工程,“同步课堂”实现85%以上,已有161所名校托管、带动了214所弱校,惠及13万学生。
 
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我市创作的大型戏曲山东梆子《海源阁》入选山东省第十二届文艺精品工程。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加强,市县乡村文化设施得到改善。举办公益文艺演出3000多场,在水城明珠举办高水平演出40场;放映公益电影6万多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结合“微博之都”建设,完成东昌府区博物馆、聊城婚俗博物馆、聊城乡村记忆博物馆二期工程的布展工作;对临清运河钞关等重点文保单位进行维修。
 
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市二院顺利通过三甲医院评审。分级诊疗制度实施范围扩大。我市成为第二批分级诊疗国家级试点市,市县两级医疗机构建立医疗联合体22个,覆盖医疗机构197家。“卫生计生8项免费工程”惠及群众60多万人次,减免费用7000余万元,市县两级急危重症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全面完成。医养结合工作全面推进。现运行“医养结合”服务机构8家,市鸿福老年公寓二期项目等三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东昌府区等4个县(市、区)被推荐为省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医养中心等4个医养结合项目被推荐为省级医养结合重点项目。
 
全民健身更加普及。成功举办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设有16个比赛项目,参与人数8万余人。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全市共建成农村体育健身工程5097处,乡镇街道健身工程112处,社区健身工程129处,市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处,健身公园1处。竞技体育再创佳绩。我市参加全国以上比赛获得金牌7枚、银牌2枚、铜牌10枚,参加2017年山东省锦标赛获得金牌11枚、银牌11枚、铜牌27枚。
 
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加快“三个市民化”进程。实现8.7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6.1万城中村、城边村原有居民市民化。全市9.6万户气代煤、电代煤完成改造。建筑节能全面发展。新增绿色建筑面积93.9万平方米,建成二星级绿色建筑35.55万平方米、太阳能一体化131.6万平方米。累计建成海绵城市23平方公里。棚户区改造开工3.5万套,基本建成2.8套、建成率142%。公共租赁住房新建成3836套,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老旧小区改造扎实推进。新开工121个项目,开工率101.7%,竣工项目120个,竣工率100.8%。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蓝天白云天数比上年增加45天,重污染天数减少14天。PM2.5、PM10、SO2、NO2浓度分别比上年改善17.4%、11.2%、41.9%和2.4%。4个省控以上地表水断面全部实现达标,超额完成国家“水十条”考核要求消除劣V类水体比例达到50%的约束性指标,8处饮用水水源地全面达标,6处地下水监测点位极差比例为16.7%。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6.8%、8.0%、16.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