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8-04-09 威海市统计局
 
全年共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244次,参加活动人数达到70万人次。新建社区、乡镇街道等体育工程设施34处。全市共有942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等26个项目的山东省锦标赛,共获得金牌46枚、银牌37枚、铜牌54枚,9个集体项目跻身前八名。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市城镇化率66.46%,比上年提高1.46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282.51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6.09%,建成区绿地率44.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年末市区城市建成区面积193.47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6.04%,建成区绿地率44.1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年发电155.54亿千瓦时,下降2.9%。全社会用电量117.03亿千瓦时,增长7.7%,其中,工业用电量71.97亿千瓦时,增长8.3%。
 
全年全市天然气供气量17190万立方米,增长27.7%,燃气普及率100%;集中供热面积7722万平方米,增长10.3%。全年市区天然气供气量12914万立方米,增长21.9%,燃气普及率100%;集中供热面积6070万平方米,增长11.7%。
 
年末市区公共汽车运营线路140条,运营线路总长度4564.8公里;公共汽车1537辆,公共汽车客运总量16919.4万人次,平均日客运量46.35万人次。市区出租汽车1895辆。
 
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共有环境监测站4个,环境监测人员93人。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12个,面积1406平方公里。
 
全年完成污染减排项目56个,投资额9.29亿元。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88.1%,蓝天白云天数362天,空气质量全省最优。
 
全年累计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4起,死亡36人,直接经济损失758.21万元。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82.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7.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54万人。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88元,增长9.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703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63元,增长7.9%。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826元,增长9.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898元,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728元,增长8.8%。全体居民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28.1%,其中,城镇居民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27.8%,农村居民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29.2%。
 
十三、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
 
2017年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810元,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8.1元。全市有210.29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连续第13次调增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惠及全市35.13万名退休人员,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20元。有251.9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80元;有2.51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有6342名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有1.79万名女职工享受生育津贴待遇。
 
年末全市各类养老机构及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共139家,其中敬老院50所,拥有床位26697张,收养人员12609人。全市为24343名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6819.2万元。投入资金6089.8万元,供养10403名五保老人。2017年1月至9月城市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540元,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年385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7000元,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年4600元;自10月1日起,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8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500元,城乡低保标准比例达到1.55:1以内,将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照城市低保标准的1.5倍确定为每人每月870元,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照农村低保标准的1.3倍确定为每人每年5850元,城乡特困人员集中护理标准按照完全丧失自理能力、具备部分自理能力和具备生活自理能力分别确定为每人每年10990元、5495元和3297元。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威海统计年鉴—2018》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有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未经特殊说明,本文“增长”、“下降”均为同比口径。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