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2018-04-22 六盘水市统计局
在校生数人856130.9
 
毕业生数人28076-10.0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81比上年提高3.15个百分点
 
初中学校所1850
 
招生数人43479-7.7
 
在校生数人140123-6.6
 
毕业生数人53186-5.7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7.98比上年下降2.55个百分点
 
普通小学所473-7.1
 
招生数人565159.4
 
在校生数人2790716.7
 
毕业生数人41991-8.7
 
学龄儿童入学率%104.38比上年下降0.11个百分点
 
特殊教育所40
 
招生数人36261.6
 
在校生数人178853.1
 
幼儿园数所70867.4
 
幼儿园在园幼儿数人1098837.7
 
十、文化和卫生
 
年末共有博物馆3个,公共图书馆4个,文化馆5个,乡镇文化站及街道教科文化服务中心97个;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8.1%和98.3%。
 
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236.55万人,农民参合率99.53%。共有卫生机构1632个。其中,医院111个,比上年增加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5个,与上年持平。卫生机构床位数17895张,增长2%。卫生技术人员16096人,增长12.89%。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106人,增长4.09%;注册护士7177人,增长14.68%。
 
十一、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
 
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镇污水处理率87%;城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4%;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3.5%。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十二五”期间平均数下降17.0%。其中,工矿商贸领域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比“十二五”期间平均数下降87.6%和73.3%。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62,较“十二五”期间平均数下降56.6%。
 
十二、人民生活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93元,比上年增长9.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69元,增长10.2%。
 
表152017年城乡每百户居民家庭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指标名称单位城镇农村
 
家用汽车辆36.718.7
 
摩托车辆13.253.3
 
电冰箱(柜)台96.170.3
 
洗衣机台99.090.4
 
热水器台73.939.1
 
其中:太阳能热水器台24.929.7
 
空调台7.00.0
 
彩色电视机台105.8101.5
 
摄像机台0.00.0
 
照相机台17.90.6
 
计算机台55.611.7
 
其中: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台37.93.3
 
中高档乐器架9.31.7
 
固定电话部14.73.8
 
移动电话部274.7277.8
 
其中:接入互联网的移动电话部110.555.0
 
十三、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
 
年末常住人口292.4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2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4.00‰,比上年提高0.86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7.18‰,比上年提高1.05个千分点。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3200人,比上年增长0.9%。其中,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4532人,比上年减少36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3%。
 
年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3.11万人,比上年增长2.7%,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5.23万人,增长14.3%。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1.50万人,增长0.9%。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07万人,下降14.6%;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44万人,下降22.8%。
 
表162017年社会保险情况
 
指标名称单位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123.112.7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35.2314.3
 
其中:企业职工(不含退休)万人17.624.4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71.50.9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万人25.151.2
 
其中:农民工万人9.77-3.0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万人15.952.6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万人17.614.7
 
领取失业金人数人438648.5
 
十四、能源消耗、循环经济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1634.9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6%。煤炭消费量下降4.8%,电力消费量增长0.5%;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1.7%,比上年下降5.8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下降7.6%。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吨水泥综合能耗增长3.0%,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1.3%,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0.4%。
 
全年资源产出率4623.14元/吨,能源产出率8771元/吨标准煤,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56.23%,水资源产出率212.43元/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5.76%,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66%,建设用地产出率22993.44万元/平方千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85.6%,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22.89%,主要再生资源回收率76.8%,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