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西宁市统计局
2018年3月5日
2017年,西宁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忠实践行“两个绝对”,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在西宁的具体表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及市委十四届五次、六次全会部署,围绕以“四个转变”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和“三高一新”的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幸福西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一、综合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284.91亿元,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80亿元,增长5.1%,对GDP贡献率为1.7%,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556.44亿元,增长10.6%,对GDP贡献率为54.1%,拉动GDP增长5.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9.7%,对GDP贡献率为39.7%,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686.67亿元,增长8.7%,对GDP贡献率为44.2%,拉动GDP增长4.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3:43.3:53.4。
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8万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折合美元为8114美元(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6.7547元人民币)。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35.50万人,增长0.91%。全市出生人口3.03万人,死亡人口1.51万人,出生率12.91‰,死亡率6.40‰,自然增长率为6.51‰。全市城镇人口为167.5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71.1%;乡村人口为67.9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8.9%。
表12017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构成
指 标年末数(万人)比重(%)
常住人口235.50100.0
其中:城镇167.5371.1
乡村67.9728.9
其中:男性121.0951.4
女性114.4148.6
其中:0-15岁(含不满16周岁)39.6216.8
16-59岁(含不满60周岁)156.9866.7
60周岁及以上38.9016.5
其中:65周岁及以上27.4411.7
全市少数民族人口为62.3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6.5%,其中:回族人口37.68万人,占16.0%;藏族人口为12.76万人,占5.4%;土族5.98万人,占2.5%。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8%,其中,食品烟酒类下降0.1%。
表22017年西宁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分类指数
指标名称价格指数
(以上年同期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1.8
食品烟酒99.9
衣着101.4
居住104.8
生活用品及服务100.7
交通和通信101.1
教育文化和娱乐100.1
医疗保健105.6
其他用品及服务102.2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186.04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85.39万亩,增长1.8%;油料播种面积47.29万亩,下降2.6%;蔬菜播种面积31.63万亩,下降3.0%;中草药材播种面积3.84万亩,增长54.7%;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17.84万亩,增长10.3%;油料、蚕豆、马铃薯、蔬菜特色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14.52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61.6%。
全年生猪出栏40.24万头,下降12.2%;牛出栏25.09万头,增长3.9%;羊出栏78.43万只,增长2.4%;肉用家禽出栏123.43万只,增长16.3%。肉产量7.98万吨,下降2.5%;禽蛋产量1.26万吨,下降1.4%;奶类产量16.45万吨,增长2.8%。
表3 2017年主要农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产量增速(%)
粮食56.17-2.8
油料7.81-10.5
蔬菜78.20-1.6
肉类7.98-2.5
猪肉3.22-10.9
牛肉3.077.7
羊肉1.31-0.1
禽蛋1.26-1.4
牛奶16.452.8
全年完成造林合格面积8374公顷;当年幼林抚育作业面积6333公顷;零星植树485万株;木材采伐运量15212立方米。全市917个行政村全部通公路、通电话;50.60%的村通有线电视;98.36%的村通自来水;72.74%的村通宽带。
三、工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增长9.7%。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25.9%;重工业增加值增长4.1%。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9.8%;国有企业增长10.0%;外商及港澳台下降1.0%;股份合作企业增长53.4%;集体企业增长109.4%;其他经济类型增长21.8%。分行业看,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6.0%的五大行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3%。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22.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6.1%,比重较2016年提高0.5个百分点;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增长40.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4%,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