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8-05-07 武威市统计局
 
六、国内外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05亿元、增长7.8%。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130.95亿元、增长8.4%,乡村实现零售额61.1亿元、增长6.5%。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317.99亿元、增长12.68%。其中,批发业销售额134.55亿元、增长11.29%,零售业销售额183.44亿元、增长13.72%。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52.8亿元、增长13.55%。其中,住宿业营业额6.51亿元、增长13%,餐饮业营业额46.29亿元、增长13.63%。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销售类值中:金银珠宝类增长5.7%,汽车类增长7.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9.75%,金属材料类增长50%,烟酒类增长12.44%,中西药品类增长12.19%。限额以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销售额(营业额)11.56亿元、增长14.69%。外贸: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2110万元、下降43.22%。其中,进口155万元、下降25.86%,出口11955万元、下降43.39%。
 
七、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财政:全年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51.34亿元、增长1.2%。分部门:国税部门完成22.83亿元,同口径增长9.45%;地税部门完成14.05亿元,下降0.54%;财政部门完成14.46亿元,下降8.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62亿元、同口径下降4.4%。其中,税收收入13.97亿元、同口径增长3.56%,非税收入14.65亿元、下降10.9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2.16亿元、增长14.91%,其中民生支出169.9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08%。金融:全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97.83亿元、下降3.57%,本外币贷款余额816.85亿元、增长6.26%。
 
证券:全年股票交易额达到182.96亿元、下降21.39%。保险:全市保险系统实现保费收入25.48亿元、增长19.58%。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7.26亿元、增长22.77%,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18.22亿元、增长18.36%。累计赔付支出及满期年金给付6.49亿元、增长15.68%。其中,财产险公司支付赔款3.61亿元、增长36.2%,人身险公司死伤医疗给付0.74亿元、增长25%,人身险公司满期年金给付2.14亿元、下降9.7%。
 
八、科学技术、教育
 
科学技术:全年组织实施科技项目56项,其中省级26项,市级30项;登记各类科技成果22项,获得省部级奖励5项;获得授权专利889件,其中发明专利71件、实用新型专利625件、外观设计专利193件。教育:2017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1071所、比上年减少8所,在校(园)学生(幼儿)282188人,减少5316人。其中,本科院校1所,在校学生1181人;高职院校4所,在校学生15854人、减少706人;中等职业学校14所,在校学生13670人、增加403人;教师进修学校1所;普通高中20所,在校学生39162人、减少4066人;初级中学113所、减少3所,在校学生54966人、减少2498人;小学542所(教学点207个)、减少12所,在校学生102689人、减少178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188人;幼儿园375所、增加8所,在园幼儿54478人、增加171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100%;初中在校学生巩固率、毕业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率为94%(其中,升入普通高中比率55.7%,升入中等职业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比率38.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52%。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2017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机构2个,文物保护机构5个,图书馆4个,博物馆10个,文化馆5个,乡镇文化站93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100%。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68%、提高0.05个百分点。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75%、提高0.03个百分点。卫生:2017年末,全市有乡镇以上医疗卫生计生机构217个,床位9904张,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床位6826张。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0610人,其中临床执业(助理)医师3695人,每千人拥有医师2.02人,每千人拥有床位5.43张。全年乙、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6545例,报告死亡6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359.65/10万,死亡率0.33/10万。体育:全年在省级以上体育比赛中,荣获奖牌15枚,其中,金牌2枚、银牌7枚、铜牌6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救助、扶贫开发
 
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82.53万人,人口自增率为5.16‰,比上年提高0.14个千分点。其中城镇人口72.51万人,乡村人口110.02万人,城镇化率39.72%、提高2个百分点。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72元、增长8.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667元、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96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200元、增长9.4%。新农宅和城镇保障性住房:全年新建续建新型农村社区示范点41个,建成新农宅9709户,其中农村危房改造2055户;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11.92万套,实施棚户区改造17368户。社会保障: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83万人,其中离退休人员4.49万人;基金征缴89790万元,支付108265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7.14万人,其中城镇居民2.4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35万人,基金征缴44024万元,支付37492万元。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55.83万人,参保率达99.27%,基金征缴22407万元,支付91825万元。年末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7.8万人,基金征缴4048万元,支付1544万元,领取失业金人数1423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5.06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6.22万人;基金征缴3384万元,支付3122万元;享受工伤待遇人数1241人。年末全市生育保险参保人数7.49万人,基金征缴1146万元,支付2048万元,享受生育保险人数2125人。社会救助: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人数4.14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达15.81万人,农村五保供养0.75万人。年末全市有福利院1所,在院人数140人;民办养老机构6所,拥有床位900张;农村敬老院19个。全市各类养老机构拥有床位数4480张,在院人数2870人。扶贫开发:省财政下达专项扶贫资金4.81亿元、增长23.97%。贫困人口减少到5.56万人,当年减贫3.5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上年的5.65%下降到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