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门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门调查队
2019年3月15日
2018年,江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兴业惠民、治吏简政”,坚持工业立市,深入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一、综合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59.8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5.7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50%,比上年提高0.69个百分点;乡村人口154.0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3.5%。年末人口密度484人/平方公里,比上年提高4人/平方公里。年末公安户籍人口398.91万人。
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核定,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00.41亿元,比上年增长7.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1.69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408.15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1290.57亿元,增长7.7%。三次产业结构为7.0∶48.5∶44.5。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1.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4.7%,金融业增加值增长4.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下降3.9%,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2.9%,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6.4%。现代服务业增加值788.80亿元,增长10.8%。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511.22亿元,增长10.9%。民营经济增加值1508.56亿元,增长9.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2.0%。2018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328元,增长7.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7%。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2.0%,衣着类价格下降0.3%,居住类价格上涨1.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2.5%,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2.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1.5%,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1.5%,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0.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2.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9%。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881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34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7%,与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促进创业人数4883人。
年末私营企业6.63万户,注册资金1816.66亿元,从业人数47.42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4.5%、25.2%和7.2%;个体工商户39.13万户,注册资金193.72亿元,从业人数65.94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62.9%、150.7%和45.3%。
全年税收收入520.57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工业收入264.18亿元,增长7.2%;房地产业收入85.03亿元,增长4.2%;批发零售业收入47.08亿元,增长15.7%;金融业收入24.75亿元,增长5.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收入13.31亿元,增长59.4%。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3.93亿元,可比增长9.8%。其中,税收收入173.04亿元,增长10.9%。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8.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教育支出78.72亿元,增长6.2%;医疗卫生与计生支出43.96亿元,增长17.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7.39亿元,增长7.7%。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3.76万亩,比上年下降1.0%;糖蔗种植面积2.73万亩,增长55.3%;油料种植面积17.76万亩,增长5.4%;蔬菜种植面积104.67万亩,增长6.7%。
全年粮食产量88.81万吨,比上年下降2.6%。糖蔗产量17.58万吨,增长53.8%;油料产量2.98万吨,增长1.8%;蔬菜产量150.6万吨,增长5.8%;水果产量35.52万吨,增长29.4%。
全年肉类总产量28.05万吨,下降0.1%。其中,猪肉产量17.6万吨,与上年持平;禽肉产量9.74万吨,下降0.2%。全年水产品产量76.57万吨,增长1.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4%,分注册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7.8%,民营企业增长8.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8.5%,股份制企业增长10.4%,集体企业下降21.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9.1%,重工业增长9.7%;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长8.3%,中型企业增长6.8%,小型企业增长13.9%,微型企业下降25.3%。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9.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9.6%,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下降1.1%,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2.2%,信息化学品制造业下降14.3%。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9.1%。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7.2%,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14.6%,石油化工产业增长0.3%。先进装备制造业中,智能制造装备下降1.2%,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下降27%,节能环保装备增长4.9%,轨道交通设备增长100%,新能源装备增长11%,汽车制造业增长4.7%,卫星及应用增长12%,重要基础件增长19.9%。
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7%。其中,纺织服装增长2.5%,食品饮料增长22%,家具制造业下降10.3%,建筑材料业增长3%,金属制品业增长4.4%,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长13.4%。
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4%,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2.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35.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6.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贡献率9.87%,资产负债率54.39%,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12次,成本费用利润率5.83%,产品销售率96.37%,全员劳动生产率24.04万元/人。实现利润总额229.44亿元,可比零增长。企业亏损额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7.1%。企业亏损面17.85%,比上年增加2.22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8.29元,比上年增加0.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