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1.8亿元、增长9.3%。其中,地方级税收收入264.0亿元、增长16.0%,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4.7%。15个发展主体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1.7亿元、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9.1亿元、增长8.4%。其中,民生支出516.7亿元、增长6.3%,占全市财政支出的80.8%。
2018年税务部门收入合计503.8亿元、增长12.3%。
全市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255亿元,增长6.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8.3亿元,增长2%;人身险保费收入176.7亿元,增长8.6%。支付各项赔款76亿元,增长14.8%,其中,财产险业务赔付46.9亿元,增长13.4%;人身险业务赔付29.1亿元,增长17%。
金融业形势良好。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6347.6亿元、比年初增加501.3亿元,其中,住户存款3945.6亿元、比年初增加341.9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088.3亿元、比年初增加616.3亿元,其中,住户贷款2514.9亿元、比年初增加506.5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573.3亿元、比年初增加109.8亿元。
六、体育事业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我市共派出347人次参加省第二十四届运动会,共获得金牌20枚、银牌6枚、铜牌15枚,金牌数创历届新高;举办临沂国际马拉松、世界皮划艇冠军挑战赛等国际级赛事2项、国家级9项、省级15项,“美丽乡村”迷你马拉松、“红色之旅沂蒙骑行”等市、县级赛事活动513项,参与市民达百万人次;完成市体育中心概念性设计和立项,优化提升了滨河百里健身长廊,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13个;县乡村级体育总会实现全覆盖,完成国民体质监测5000余人,新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3153人。体育产业总产值保持全省前8位,新增省级产业基地2个、引导资金项目5个。体育彩票销售达31.55亿元,保持全省第3位。
七、科学技术、技术监督、安全生产
全市累计联合实施科研项目460项;全市共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市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家,院士工作站10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省级众创空间12家,孵化面积180万平方米;与市外高等院校、科研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企业99家。全年共申请发明专利2234件、增长17.83%,授权538件、下降5.45%;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2家,山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8家。
全市拥有3个国家级知名品牌示范区;新增山东名牌43个,其中山东名牌22个,山东省服务名牌21个;新增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2个。新增1个国家级、19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试点项目通过中期评估,13个省级试点项目通过考核验收。
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6起,死亡91人,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1.9%。
八、居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
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45元、增长8.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27元、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38元、增长8.1%。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221元、增长9.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090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698元、增长8.4%。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增城镇就业1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7%。全年共组织职业技能培训4.6万人、创业培训1.1万人。
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全市共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279.9亿元。城镇职工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54.2万人、113.6万人、64.8万人、102.8万人、61.9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40万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24.6万人。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10个考核我市的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36个市控考核断面达标率为88.7%,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考核指标全部达标。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