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9-03-21 日照市统计局
 
矿产资源开发质量效益双提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落实“生态立市”战略要求。全市已发现矿种63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32种。全市矿山企业由210处整合压减至90余处,其中省级发证矿山11处,市级发证30处,县级发证50余处。加大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推进矿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耕地保护,做好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完成矿山恢复治理项目58个。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着。市区环境空气中四项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浓度分别为42、79、12、35微克/立方米,分别下降6、8、4、1微克/立方米。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79,比上年改善9.3%。市区全年空气优良天数278天,增加14天,其中国控站点优良率为76.4%,提升0.4个百分点,空气质量居全省第一方阵。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达到或好于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点位数占100%。省控及以上重点河流断面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改善14.6%和4.4%。年末共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0个、省级生态乡镇41个、绿色学校145所、绿色社区85家、环境教育基地63个。
 
表82018年全市环境空气基本情况
 
十一、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科技创新成效明显。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959件,增长57.7%;发明专利授权300件,增长40.8%;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66件,增长29.4%;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99件,增长28.9%;电子申请率97.1%。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44家,新增52家。新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新备案星创天地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众创空间9家、农科驿站30家、院士工作站7家。全年引进转化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125项,技术合同登记174项、合同额13.02亿元。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新注册成立山东大学日照智能制造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日照研究院、日照地质地理信息大数据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
 
年末拥有中国名牌产品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个,准予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企业41家;山东名牌产品157个,增加14个;山东省服务名牌45个,增加9个;地理标志商标30件;全市商标注册总数17551件。全年商标申请7589件、商标注册4365件,分别增长52.4%、76.4%。拥有国家质检中心1家,省级质检中心4家,省级计量站1家。
 
人才队伍建设成果丰硕。新招引高层次创业人才(团队)44个、创新团队57个、创新人才814人。全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分别达24人、12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5家。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419人次。发挥人才创新发展院和企业发展研究院“蓄水池”作用,有102人入院管理。为全市高校毕业生发放补贴资金2281.67万元。建成、在建人才公寓1256套。组织承办了“技能中国行2018—走进山东”技能展示交流活动,成功设立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日照基地,鲁南苏北十市技能人才联盟签约成立。市技师学院被认定为全省技工教育特色名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1.44万人,获证1.3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788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299人。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含大学科技园高校在内的普通高等院校8所,在校学生66890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未含技工学校)13所,在校学生2.64万人;普通中学95所,在校学生15.03万人;小学285所,在校学生19.8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幼儿园637所,在园儿童9.86万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学生1103人。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100%、99.95%、99.06%。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参加机器人技术应用、分布式光伏系统装调与运维等15个项目比赛,共获得2金、11银、1铜,列全省第3名。
 
表92018年全市各类学校基本情况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市共有各类文化机构93处(包括文化站数量),其中影剧院2个、博物馆4个、公共图书馆5个、文化馆5个、美术馆1个,加入城市电影院线的影院12家。拥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艺术表演场馆1个;年末有乡镇综合文化站55处、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家。有广播电视台3座,10套电视节目,5套广播节目,全年广播播出节目3.4万小时,电视播出节目6.93万小时。有转播电台3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3%,电视人口覆盖率92%。有线广播电视用户69.45万户。
 
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加强。成功举办“活力日照·乐享文化”2018年市民文化艺术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群众歌会、日照市少儿合唱节、日照戏剧周、公益电影放映周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为农家书屋补充配送图书2.2万册、数字卫星高清播放机100台,成功申办“中国音乐小金钟”全国中小学生管乐独奏展演活动。策划举办“多彩非遗,美好生活——2018年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日照文化创意产业园入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实现全市省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零”的突破。影视产业加快发展,电影《米娜的世界》《山春花》等在日照启动,电视剧《大哥》《当你老了》拍摄完成,24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公益科教片在莒县开机。在全市15个乡镇开展乡村文化大集试点,巩固提升文化扶贫工作,全市301个贫困村,均建成文化大院。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进步。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534处,其中,医院57处,乡镇卫生院46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8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5处,卫生监督机构5处,妇幼保健机构5处,专科疾病防治机构7处,门诊部、诊所等605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开放床位15486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3179张。共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8690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7148人,注册护士8150人。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完成诊疗1837.33万人次,出院病人53.28万人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和基层卫生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升,服务质量有效改善,日照心脏病医院投入运营。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妇幼健康服务水平持续增强,连续36年无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健康扶贫工作扎实开展,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顺利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新业态发展迅速,医养健康产业逐步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