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全年共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105项,直接参与人数20万人次,带动参与人数超过100万人次。新建社区、乡镇街道等体育工程设施36处。全市有624名运动员参加山东省第24届运动会田径、游泳等23个大项的预赛,497名运动员进入决赛,共获得金牌135.5枚、银牌20枚、铜牌32枚,6个集体项目跻身前八名。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市城镇化率67.81%,比上年提高1.35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291.09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74%,建成区绿地率43.4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年末市区城市建成区面积197.94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67%,建成区绿地率43.7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年发电158.87亿千瓦时,增长2.1%。全社会用电量126.43亿千瓦时,增长8.0%,其中,工业用电量76.18亿千瓦时,增长6.1%。
全年全市天然气供气量24796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100%;集中供热面积8488万平方米。全年市区天然气供气量18800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100%;集中供热面积6770.2万平方米。
全市公交运营线路325条,运营线路总长度9101.1公里,公交车辆2310辆,完成客运总量21449.8万人次,平均日客运量58.8万人次。全市巡游出租汽车2490辆。
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共有环境监测站4个,环境监测人员89人。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12个。
全年完成污染减排项目48个,投资额12.2亿元。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87.1%,空气质量全省最优。
全年累计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9起,死亡27人,直接经济损失657.95万元。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8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1.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1万人。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26元,增长8.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896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23元,增长7.7%。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690元,增长8.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975元,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704元,增长8.3%。全体居民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26.5%,其中,城镇居民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26.1%,农村居民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28.1%。
全市投资5500万元发展新扶贫产业项目11个,建设扶贫产业示范基地100个;为1.21万户贫困人口发放金融扶贫贷款7.5亿元;享受“雨露计划”中高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149名;改造贫困户危房193户,实施“靓居工程”的贫困户住房4556户;完成180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巩固提升2.64万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成效。
十三、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
2018年6月1日起,我市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910元,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9.1元。全市有214.65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连续第14次调增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惠及全市38.64万名退休人员,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120元。有253.29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00元;有2.39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有6049名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有1.06万名女职工享受生育津贴待遇。
年末全市各类养老机构及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共142家,其中,农村特困养老机构44所,拥有床位8619张,收养人员4201人;养老公寓等各类养老机构95个,床位数19138张,收养人员8067人。全市为16657名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6553万元。投入资金8400.7万元,供养10449名五保老人。2018年1月至9月城市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580元,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年4500元,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每人每年5850元;自10月1日起,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0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城乡低保标准比例达到1.5:1,将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照城市低保标准的1.5倍确定为每人每月900元,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照农村低保标准的1.3倍确定为每人每月520元,城乡特困人员集中护理标准按照完全丧失自理能力、具备部分自理能力和具备生活自理能力分别确定为每人每年10990元、5495元和3297元。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威海统计年鉴—2019》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有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未经特殊说明,本文“增长”“下降”均为同比口径。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