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保险业健康发展。驻潍保险机构75家,本年新增4家,其中,财产险机构33家,人身险机构42家。保险业提供风险保障4.7万亿元,增长27.4%。保费收入241.4亿元,增长9.4%;赔给付70.3亿元,增长17.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3.5亿元,增长0.8%,赔付40亿元,增长18.5%;人身险保费收入178亿元,增长12.8%,赔给付30.3亿元,增长15.2%。
八、教育、卫生、文化和体育
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市高等教育学校15所,在校学生18.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3所,在校学生7.5万人。普通高中58所,在校学生16.5万人。初中287所,在校学生29.9万人。小学747所,在校学生57.9万人。幼儿园1783所,在园幼儿26.1万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64所、幼儿园198处,全市基本消除大班额。5个县市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已通过省级评估认定。
医改工作持续深化。全市医院、卫生院机构389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6896人,其中医生27159人。全市范围内发展“智慧医疗”,潍坊市中医院建成全国首家中医“互联网医院”。市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100个病种实行按病种收费。国家基本公卫服务补助经费提高到人均55元,服务项目扩展到14大类59项。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实施新版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品种由520种增加到685种;全市县级以上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从省平台集中采购药品34.5亿元。
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建设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9处,培育引进养老专业服务组织20家,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696万元,成功争创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10个养老项目争取划拨土地指标360亩,91个养老服务项目落实扶持资金2410万元。新增养老床位6589张,其中护理型床位3390张。建立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惠及全市4.4万余名经济困难老年人。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在第六次全国图书馆评估定级中,全市有11个被评为国家二级以上馆。新增3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6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14个项目入选山东省首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评选公布了第三批市级传习场所26处,遴选了29所学校为“潍坊市非遗校园传承实践基地”。农家书屋实现提档升级,共投入资金898.2万元,更新书屋2344个,图书109.5万册,采购报刊、音像制品115.6万份。
竞技体育竞争水平不断增强。我市参加省第二十四届运动会获得250.5枚金牌、39枚银牌、65枚铜牌。6名运动员参加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办的第十八届亚运会获得1枚金牌、3枚银牌、6枚铜牌。我市运动员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获得9枚金牌、6枚银牌、9枚铜牌,被省人民政府通报表扬。
九、科学技术、质量监督及人才工作
科技创新能力显着增强。承担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1项,获得无偿扶持资金3.2亿元。其中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商用车产业化技术与应用项目,一次性争取中央财政经费1.8亿元。潍柴动力“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我市获批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高新技术产业较快发展。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7.7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4.85%。339家企业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有268家企业进入公示。新挂牌成立了潍柴动力、雷沃重工、盛瑞传动3家工业研究院行业分院,挂牌成立了磁悬浮装备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基本建成的齐鲁创智园是全市首家科教创新园区。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4家、新备案省级院士工作站37家、新备案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1家、省级众创空间22家,新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7家、市级重点实验室52家、市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0家。潍坊(寿光)高新区创建工作已进入国家考查程序。
知识产权工作成绩显着。全市国内专利申请23115件,增长21.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470件,增长33.6%;全市国内专利授权12765件,增长28.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612件,增长26.1%。全面完成中国(潍坊)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并投入运行。
质量技术监督和商标注册工作成效显着。新增山东名牌45个,新增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3项,青州市获批创建山东省优质花卉生产基地。获批中国质量奖1个、山东省省长质量奖7个,评出52个潍坊市市长质量奖,其中潍柴动力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通过国家级标准化试点考核评估合格项目累计达到54个,获批创建优质产品基地10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个,累计获批山东名牌939个。新增注册商标2.2万件,总量达到8.5万件。新增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52件。新增驰名商标7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件,总量分别达到100件和94件。
人才引育取得扎实成效。强化与国内高等院校合作,建立高校引才工作站3个。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3200人,引进高端外国专家558人次。新增国家友谊奖专家1人、齐鲁友谊奖专家2人、鸢都友谊奖专家11人,评选首批潍坊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0名。潍坊市技师学院被评为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十、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42元,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4417元,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2.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19元,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26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1.3平方米。
物价水平小幅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6%,其中,衣着类价格上涨4.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3.8%;居住类价格上涨3.4%;生活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3.4%;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3%;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1.7%;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0.6%;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下降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增长4.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增长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