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宣城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宣城调查队
2019年3月25日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工作总要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机遇,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国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转型升级成效明显,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78.9万人;常住人口264.8万人,比上年增加3.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5.21%,比上年提高1.52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11.54‰,比上年上升1.38个千分点;死亡率7.39‰,上升0.5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4.15‰,上升0.85个千分点。
初步核算,全市全年生产总值(GDP)131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2%,比全省高0.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5.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641.6亿元,增长10.23%;第三产业增加值540.2亿元,增长7.43%。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3:48.7:41。按年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突破50000元大关,达50065元(折合7566美元),比上年增加4598元。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6.1万个,失业人员再就业1.2万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45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08%。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涨幅比上年高0.9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5.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3.4%。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16.2千公顷,小麦种植面积40.5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5.7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0.5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3.1千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29.14万吨,比上年增长1.21%。油料产量6.3万吨,比上年下降0.4%。棉花产量0.05万吨,增长3.9%。烟叶产量1.3万吨,下降4%。茶叶产量2.9万吨,增长2.8%。
年末全市生猪存栏54.13万头,比上年增长10.3%;全年生猪出栏103.23万头,下降2.9%。全年肉类总产量27.7万吨,下降1.5%。蛋禽产量5.44万吨,增长4.5%。全年水产品产量11.7万吨,增长1.3%。
全年省级龙头企业9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全国绿色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个,省级以上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50个,无公害农产品有效论证企业104家。全市现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产品数分别为152个、179个和130个。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6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56%,农用拖拉机达到5.8万台,减少0.69%。联合收割机4983台,增加45台。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1.53万吨,下降6.26%。农村用电量14亿千瓦时,增长1.4%。有效灌溉面积202.5千公顷,新增0.51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85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91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增速创2015年以来新高。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14.6%,股份制企业增长10.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2.1%。分行业看,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2个行业保持增长,15个行业增幅高于全部工业。重点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9.5%,汽车制造业增长26.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1.6%,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10.3%。工业结构持续优化,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4%,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1%,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上年的47.9%提高到54.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1%,产值占比由上年的33.7%提高到35.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666.7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实现利润总额137.7亿元,增长42.5%,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63.8%,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5.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98.3%,汽车制造业增长1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244.05%,比上年下降21.62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资质内建筑企业179家,比上年增加15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27.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房屋竣工面积558.1万平方米,增长24.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4.9%,其中技改投资增长52%,民间投资增长29.1%,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7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86.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0.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7.8%。分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51.5%,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55.1%;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9%。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长27.1%。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97.9亿元,比上年增长6.6%。商品房销售面积562.7万平方米,增长14%;商品房销售额337.1亿元,增长31.2%。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95.1万平方米,下降25.4%。
从重点项目看,全市5000万元及以上在建项目653个,当年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21%。其中亿元及以上在建项目417个,完成投资额增长11.8%。北京师范大学宣城学校建设项目、300MW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开工建设,芜黄高速泾县段、旌德段建设项目、宁泾公路泾县段建设工程正在施工。
五、国内贸易
年末全市限额以上单位427家。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21.2亿元,比上年增长9.5%。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1亿元,增长9.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90.2亿元,增长9.2%。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465.6亿元,增长9.3%;餐饮收入55.6亿元,增长11.5%。网上零售快速增长,全市有公共网络业务的批零企业50户,比上年增加7户;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5.9亿元,增长19.2%。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68.9亿元,增长12.6%,其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3.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3.3%,汽车类增长8.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