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9-04-03 亳州市统计局
商贸流通示范创建成效显着,获批首批国家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新增3家“安徽老字号”企业、8家国家级绿色餐饮和国家级酒家酒店企业。新建改造5个农贸市场、5个社区菜店。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进出口总额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出口7.2亿美元,增长19.1%;进口1.2亿美元,增长87.4%。从出口经营主体看,生产型企业出口增长7%,贸易型企业出口增长99%。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86.3%和6.9%。大力实施外贸主体培育壮大工程,孵化进出口实绩企业63家。先后组织44家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达成出口成交额近亿美元;组织112家企业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表72018年全市出口主要分类及地区分布
 
单位:万美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出口额
 
71751
 
19.1
 
其中:中药材
 
20854
 
-9.5
 
其中:机电产品
 
12371
 
86.3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
 
2206
 
6.9
 
其中:一般贸易
 
64790
 
19.4
 
加工贸易
 
6942
 
15.2
 
其中:新加坡
 
2167
 
59.4
 
韩国
 
8408
 
30.8
 
美国
 
8657
 
34.2
 
其中:对亚洲
 
48688
 
13.1
 
对欧洲
 
5228
 
-8.4
 
对北美洲
 
9436
 
30.5
 
对非洲
 
4362
 
119
 
对拉丁美洲
 
2696
 
108.4
 
对大洋洲
 
1035
 
53.2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家;实际到位省外资金722.3亿元,增长36.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亿美元,增长15.4%。组织参加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和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全市集中签约和招商活动签约项目73个,总签约金额795亿元,同比增长10.7%。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合作,培育3家外经主体。
 
全年入境旅游人数10.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2%;国内游客2697.9万人次,增长18.4%。旅游总收入205.8亿元,增长19.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254.7万美元,增长27.9%;国内旅游收入204.4亿元,增长19.9%。年末全市共有4A级旅游景点(区)7处,星级酒店16家,旅行社30家。建成北部游客集散服务中心、林拥城景区旅游服务综合体,新建旅游停车场36个、旅游标识标牌160块,新建改建旅游厕所200座。推出“道源问道”中华传统文化之旅精品示范线路,获批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个、省级2个。大力实施旅游富民工程,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7条,成功创建省优秀旅游乡镇6个、旅游示范村12个,获批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3个。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0.7亿元,比上年增长4.8%。
 
全年公路旅客运输量3496万人,下降13.3%,公路和水运货物运输量35027万吨,增长3%;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30亿人公里,下降9.4%,公路和水运货物运输周转量983.4亿吨公里,增长5.5%。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55万吨,下降76.1%。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57.8万辆,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私人汽车49.9万辆,增长14.7%。轿车拥有量24.4万辆,增长16%,其中私人轿车23.6万辆,增长16.1%。全市城区年末公交营运车辆1240辆,出租车营运车辆3005辆。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5]102.6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84.8亿元;邮政业务总量17.8亿元。年末本地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1.8万门,比上年增加3万门。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1.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86.5万户。年末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13万户,增加25.9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收入200.1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2亿元,增长18.4%。全部财政收入中,增值税增长5.3%,营业税下降66.7%,企业所得税增长34.5%。财政支出343.6亿元,增长5.7%,农林水、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分别增长0.7%、9.6%、6.8%、12.6%。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强化脱贫资金保障,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4.8亿元,较上年增长92%,有力保障了脱贫攻坚任务落实,蒙城县、谯城区全省首批脱贫摘帽。不断加大财政民生投入,全市民生支出292.5亿元,占总支出的85.2%。深入实施33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164.3亿元,同比增长13.9%,年度目标任务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