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项目
学校数(个)
招生数
(人)
在校生
(人)
毕业生
(人)
专职教师
(人)
高等学校
53
182185
610624
177386
32150
中等学校
26
23674
69282
29386
1720
普通中学
288
103653
305760
95742
26791
职业高中
17
2428
12166
2759
564
小学
487
77745
429758
68759
17838
特教学校
8
212
1007
198
228
科技: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56家,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55家。累计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重点实验室5家;累计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9家、重点实验室131家;登记省级技术成果35项。全年专利申请量22479件,比上年增长22.0%,专利授权量13040件,增长58.2%。全年登记技术合同1818项,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8.31亿元,增长12.9%。全市新增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家,累计拥有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8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全市文艺创作获省级以上奖项20个,其中国家级奖项6个。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4个,公共图书馆10个,文化馆10个,博物馆、纪念馆17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126.45万户。
卫生: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45个,其中医院122个;拥有床位3.35万张,其中医院床位2.82万张。拥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15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48万人。全市婴儿死亡率为2.2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55‰,每十万孕产妇死亡人数为3.74人。
体育:2018年,全市运动员参加比赛人数2万人次,共获得金牌768枚,银牌452枚,铜牌409枚。全年举办单项比赛150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428次,其中千人以上的活动52次,参加活动的人数总计110余万人。全年完成全民健身工程50个,总投资350万元。全年发行体育彩票16.14亿元,比上年增长79.9%。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40844元,比上年增长8.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6081元,增长7.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7.5%。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27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74平方米。农村居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17866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352元,增长10.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3%。
社会治安:全年共立案各类刑事案件2.41万起,破获经济案件300起,挽回经济损失176.66万元。
住房公积金:全市(市本级)归集公积金80.28亿元(含年度结息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2.12亿元,下降58.9%;发放户数3043户,下降61.7%;提取住房公积金57.07亿元,增长23.1%。
社会保障: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8.7万人,比上年增加1.4万余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3.09万人,增加0.84万人。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99.68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39.36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60.32万人;企业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2018年完成廉租住房租赁补贴23009户。
社会福利:全市拥有各类社会福利单位127个,床位1.58万张;收养各类人员0.68万人。城镇社区服务站(中心)785个;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2.40万户,保障人数4.39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4.81万户,保障人数8.32万人;城乡医疗救助人数17.20万人。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环境质量:全市拥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县2个、国家级生态区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8个,省级生态县(区)4个、省级生态乡镇56个、省级生态村74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省级实践创新基地1个,市级生态村807个。自然保护区9个,总面积13.65万公顷。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7天,优良率为89.6%,列中部六省会城市第一。赣江、抚河南昌段共14个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集中式饮用水质水量达标率为100%。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为54.4分贝,夜间等效声级为42.9分贝,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路段长度加权均值67.1分贝。夜间等效声级路段长度加权均值62.9分贝。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1.6%。
城市园林绿化:初步核算,全市拥有园林绿地面积13489.5公顷,绿化覆盖面积14155.4公顷,公园绿地3502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1.0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8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