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049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13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7个,专科疾病防治院2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9301人,比上年增加32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440人、增加42人,注册护士4264人、增加251人。医院和卫生院拥有病床8280张,比上年增加476张。全年医疗卫生机构共诊疗63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3%。村卫生室617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55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106.0万人,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105.8万人,平均参合率达99.82%。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年末全市拥有体育场地25个,其中:体育场9个、体育馆6座、运动场(田径场)10个。广泛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年举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项目193项次,参与健身群众人数达37万人次。在市级以上竞赛中,我市运动健儿共夺得金牌42.975枚、银牌18枚、铜牌27枚。龙舟运动员王丽在第十八届亚运会上获得女子12人制龙舟200米项目金牌。成功举办全国竞走大奖赛、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第十三届中国黄山(黟县)国际山地车公开赛、第十四届中国黄山国际登山大会暨超级越野赛等近20项品牌赛事活动。全年电脑体育彩票销售额达2.55亿元,比上年增长78.9%。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全年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8.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PM10年均浓度41.9微克/立方米,下降18.6%;PM2.5平均浓度23.9微克/立方米,下降8.8%。已建成自然保护区69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7个。当年造林面积6483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815公顷,封山育林面积5668公顷。年末森林面积740.7千公顷,森林覆盖率82.9%,活立木总蓄积量4490万立方米。
水质状况总体优良。其中新安江流域河流总体水质状况优,8个监测断面水质为Ⅱ~Ⅲ类;长江流域河流总体水质优,7个监测断面水质为Ⅰ~Ⅲ类。太平湖、丰乐湖水质状况优,奇墅湖水质状况良。全市地表水达标率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年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城区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52.0分贝,城区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5.7分贝。
生产安全事故及死亡数双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2起,比上年减少29起;死亡31人,减少18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46人。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19起,发生火灾事故316起。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13元,比上年增长9.6%。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51元,比上年增长8.9%,从城镇居民收入结构来看,人均工资性收入19122元,增长7.0%;经营净收入5727元,增长19.2%;财产净收入2290元,增长7.8%;转移净收入6412元,增长6.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246元,增长7.8%,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7.4%,衣着增长13.2%,居住增长18.9%,生活用品及服务增长5.6%,交通和通信下降3.9%,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增长9.2%,医疗保健下降13.2%。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3%,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年末城镇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9.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平方米。
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91元,比上年增长9.7%,从农村常住居民收入结构来看,人均工资性收入6036元,增长9.0%,经营净收入6085元,增长11.0%;财产净收入238元,增长13.3%;转移净收入3032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470元,增长8.8%,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7.9%,衣着增长20.7%,居住增长10.4%,生活用品及服务增长5.4%,交通和通信增长6.7%,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增长17.0%,医疗保健下降8.2%。农村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4%,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年末农村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65.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9平方米。
民生保障力度加大。全市城镇实名制新增就业2.62万人,其中下岗职工再就业0.8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80%,比上年下降0.77个百分点。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20.97万人,比上年增长1.8%,其中:参保职工14.60万人,增长0.5%,参保离退休人员6.37万人,增长4.8%。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人数38.99万人,比上年减少1.7%,其中:职工参保21.26万人,增长5.0%。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38万人,比上年增长12.9%。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3.02万人,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民工3.45万人,增长19.8%。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2.76万人,增长5.6%。五项社会保险参保97.12万人次,征缴五项社会保险金额20.93亿元,增长14.4%。
社会救助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26个,床位数2798张,增长6.7%,收养各类人员753人,增长5.3%。不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829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367个,社区服务站85个。年末1.15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848万元;3.42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2626万元;农村居民得到政府五保救济7481人,农村低保覆盖率3.43%。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7059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729万元。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农、林、牧、渔业等历史数据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进行了修订。
4、2011年国家统计制度改革,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5、由于统计制度的变化,从2014年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口径和范围有所调整,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口径改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