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43.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5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24.2
教育
24.7
卫生和社会工作
97.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1.0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45.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57.6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商品房销售面积244.7万平方米,增长19.8%。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亿元,比上年增长6.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2.7亿元,增长6.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2.3亿元,增长8.5%。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288.4亿元,增长6.7%;餐饮收入76.6亿元,增长5.0%。
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5.4%,饮料类增长11.1%,烟酒类下降0.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8.6%,日用品类增长21.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0.8%,金银珠宝类增长2.8%,中西药品类增长7.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7.3%,汽车类下降1.2%。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6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出口4.6亿美元,下降19.6%;进口57.8亿美元,增长12.7%。
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4%。实际到位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内资579亿元,增长5.6%。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铁路旅客运输量316.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1%,货物运输量83.94万吨,增长0.1%。公路旅客运输量1359万人,下降21.4%;货物运输量3789万吨,增长1.8%。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0007万吨,下降9.8%。
年末机动车保有量23万辆,比上年增长4.9%,其中汽车保有量18.3万辆,增长13.1%。
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收入12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增长1.2%;电信(含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业务收入增长6.4%。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16.27万户,比上年减少1.7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36.73万户,增加9.97万户;国际互联网宽带接入户44.38万户,比上年增加5.7万户。
全年入境旅游人数4.3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6%;国内游客2261.88万人次,增长14%。旅游总收入182.05亿元,增长15.7%,其中旅游外汇收入0.12亿美元,增长5.7%;国内旅游收入181.23亿元,增长15.8%。年末全市有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22处,其中4A级景区8处。星级旅游饭店5个,房间数556间;旅行社33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全部财政收入180.5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3.8亿元,下降4.6%。地方财政收入中,契税增长6.2%,国内增值税增长23.1%,营业税下降95.6%,企业所得税增长63.8%。财政支出154.3亿元,下降3.6%,其中民生类支出126.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达82.2%。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449.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73.2亿元,增长8.7%;非金融企业存款396.0亿元,增长9.4%。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04.1亿元,增长13.6%。其中,住户贷款241亿元,增长23.5%;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863亿元,增长11.2%。
年末全市上市公司6家,流通股市价总值341.98亿元。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29.3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2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9.1亿元。全年赔款与给付10亿元。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43元,比上年增长9.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95元,增长8.2%;人均消费支出23744元,增长9.9%。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5.3%,衣着支出增长5.1%,居住支出增长15%,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4.9%,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长14.5%,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2.1%,医疗保健支出增长18%。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2%,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年末城镇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2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8.64平方米。
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35元,比上年增长9.1%。人均消费支出9414元,增长10.3%。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6.9%,衣着支出增长17%,居住支出增长8.4%,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14.4%,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长16%,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9.7%,医疗保健支出增长17.9%。农村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5%,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年末农村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7.9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04平方米。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1.0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5.7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9.6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4.34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4.75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2.3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0.81万人。
年末,全市共有2.65万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18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十、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
年末全市普通高校在校生34062人,毕业生10832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11085人,毕业生8311人;普通中学在校生69749人,毕业生25002人,其中高中在校生28073人,毕业生10370人;小学在校生71155人,毕业生12035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和毕业生分别为7271人和2528人。全年社会考生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3188人次,其中本科2980人次;全年自学考试毕业生数328人,其中本科31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