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9-04-08 内江市统计局
 
全年共有保险公司38家,其中产险公司18家、寿险公司20家。全年各种保险机构保费收入50.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66亿元,增长8.4%;寿险保费收入38.86亿元,增长10.5%。全年各项赔款及给付支出20.68亿元,增长2.5%。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56所,在校学生56.47万人,教职工3.80万人。其中:幼儿园673所,在校生9.18万人;小学273所,在校生21.35万人;初中137所,在校生12.28万人;普通高中39所,在校生5.68万人;高校4所,在校生4.68万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生624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2所,在校生3.07万人;技工学校2所,在校生1784人;工读学校1所,在校生32人。新、改、扩建城乡公办幼儿园15所。为33.62万名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费、作业本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为2.26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发放生活补助;为1.74万名家庭经济困难普高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免除1.65万名家庭经济困难普高学生学费;为0.51万名家庭经济困难中职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免除2.39万名中职学生学费;资助普惠性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幼儿1.18万人;资助建档立卡中职学生1194人;资助建档立卡本专科学生1316人。为1.67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放助学贷款;4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免费午餐,4.13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享受营养改善计划。
 
全市完成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56项,全年共申请专利2364件,获得授权专利1353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579件,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83件。
 
年末有高新技术企业6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国家级星创天地2个。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有艺术表演团体26个,艺术表演场所7个,文化馆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21个。博物馆4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1处。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传统村落1个,公布为四川省级传统村落的有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5项。公共图书馆5个,图书总藏量约785千册(件)。组织开展大型文艺演出25场,开展文化惠民演出120场,开展各类文化下乡演出400余场,新创剧本42个、歌曲12首。建成了88个贫困村文化室,组织开展文化和出版物市场专项行动6次,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12次。
 
年末有市级广播电台1座,市级电视台1座,县(市、区)广播电视台4座,乡镇广播站107个,广播覆盖率为97.15%,电视覆盖率为98.22%。完成1609个广播“村村响”和13581个自然村电视“村村通”运行维护工作。免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9864场次。
 
年末有医疗卫生机构3297个,其中医院76个(民营医院5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194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4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9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0.60万人,执业助理医师0.16万人,注册护士0.89万人。妇幼保健机构6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60人,注册护士211人。乡镇卫生院110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464人,注册护士1445人。孕产妇死亡率18.53/10万,婴儿死亡率3.26‰。建成功能基本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6个,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56.42万人。
 
全市承办省级及以上体育比赛9次,举办市级运动会77次,开展“周末快乐体育”活动858项次;内江体育健儿参加国际国内大赛获得金牌9枚、银牌3枚;参加四川省第十三届运动会,获得金牌19枚、银牌34枚、铜牌46枚,奖牌总数99枚;全年新增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0个;市及各县(市、区)体育场馆免费向群众开放达188.69万人次;实现体育彩票销售额1.83亿元,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贫困学生运动员177名。
 
十、人口、人民生活及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411.77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12.24万人,农业人口298.1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88万人,出生率为9.43‰;死亡人口3.77万人,死亡率为9.1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9‰。全市常住人口369.9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9.1%,比上年末提高1.2个百分点。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83元,比上年增长9.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82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工资性收入20517元,增长7.7%;经营净收入4784元,增长7.7%;财产净收入1705元,增长9.3%;转移净收入5976元,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427元,增长8.7%。其中,居住支出增长17.7%,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8.6%,交通通信支出增长16.0%。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08元,比上年增加1268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工资性收入5998元,增长7.6%;经营净收入4690元,增长7.9%;财产净收入377元,增长15.5%;转移净收入3843元,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736元,增长9.9%。其中,居住消费支出增长14.0%,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长8.5%,交通通信支出增长8.1%,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24.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8.4%。全市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含退休人员)10.85万人;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含离退休人员)81.0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43.9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档41.7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二档324.9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5.36万人,登记失业率3.85%。全年纳入城市低保人员3.41万人,农村低保人数7.63万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为510元/月、320元/月,年末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658个,全年销售福利彩票2.70亿元,全市农村公办养老机构适老化改造床位1512张。建立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301个,财政专项扶贫投入资金1.13亿元,安置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8516人,实现88个贫困村退出、25366人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