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8年,全市共争取省级以上立项科技资金共677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58家,广东省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广东省创新型企业1家。全年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重点实验室1家。全年专利申请1816件,比上年下降3.6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90件;全年授予专利权1340件,增长50.4%,其中授予发明专利权62件。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县级及以上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5个。出版报社1家,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23.38万册。全市有广播电台4座,电视台5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28.43万户。
2018年,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10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共77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5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6个,妇幼保健机构6个。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0208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366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625人,注册护士5833人,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225人。
全市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得世界冠军1个,世界季军1个,亚洲冠军2个,全国冠军1项(5人),省级冠军11个,省级亚军7个,省级季军13个。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拥有各级环境监测站5个。市城区空气质量良好以上级别天数达到335天,占全年的92.3%。城区降尘量年均值为2.73吨/平方公里·月,优于广东省推荐标准(8吨/平方公里·月)。西江云浮段水质保持在Ⅱ类,是省内水质最好江段之一。西江、南江河等主要河流水质达到功能要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80%,达到考核要求。推进节能节水工作,全市已完成44家清洁生产企业审核。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38.5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8.9%。全社会用电量68.58亿千瓦时,增长6.9%。其中,工业用电量44.12亿千瓦时,增长6.6%。
全年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11776.13公顷。完成省级碳汇工程造林面积2931.8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619公顷,完成补植套种面积1206.67公顷,更新改造面积829.47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67.05%。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0个,面积31643公顷。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95宗,比上年下降12.2%;造成死亡128人,上升9.4%;造成受伤294人,下降16.0%;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87.9万元,上升112.1%。发生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事故259宗,死亡99人,受伤275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1.42万元,比上年分别下降17.3%、上升2.1%、下降19.6%、上升42.7%。
注:
1.本公报中2018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从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由500万元调整为20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起点由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增速为可比口径。2012年四季度,国家统计局实施了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2013年起按照新的调查口径对外发布城乡一体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分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由于新老调查方案在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城乡划分标准、样本抽选、计算和汇总方式、指标口径等方面变化较大,改革后新口径数据和旧口径数据存在不可比的差异。从2015年起,“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更名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各项存款余额中,“单位存款”更名为“非金融企业存款”、“储蓄存款”更名为“住户存款”。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
4.农业相关历史数据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进行修订,2018年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及有关制度规定进行了修订,2018年增速按照可比口径计算。根据统计执法检查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结果,对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基数进行修订,2018年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5.先进制造业包括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产业、先进轻纺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包括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6.基础设施投资是指建造或购置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基础性、大众性服务的工程和设施的支出。本文中的基础设施投资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7.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等六大类。
8.部分卫生行业数据尚未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审核确认。
9.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行业分类执行2002年版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