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4)
年末全区共有为儿童提供救助收养服务的机构42个,床位0.4万张,年末收养0.1万人。各类社区服务设施2736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97个,社区服务站1990个。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安排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1794项,资助经费262605万元。其中,科技重大专项经费155714万元,重点研发计划经费25739万元,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经费13120万元,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经费51943万元,自然科学基金16089万元。取得省部级以上登记科技成果2469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2193项,软科学研究成果1项,基础理论成果275项。全年全区获广西科技进步奖项目148项,其中,特别贡献奖2项,自然科学奖23项,技术发明奖15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08项。全年全区专利申请量44220件,比上年下降2.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0299件,比上年下降4.7%。全年全区授权专利20545件,比上年增长34.6%,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328件,比上年下降4.9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4.36件,比上年增长14.5%。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148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1.4亿元,比上年增长55.8%。
年末全区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指全区获得省级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实验室)1264个,国家级检测中心11个,自治区级检测中心40个。全区累计完成产品认证企业个数(有效期内)5958个。全区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87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423.98万台(件)。累计制、修订地方标准数1938个,有效期内广西名牌产品数637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1个。
全年全区研究生教育招生1.31万人,在校研究生3.41万人,毕业生0.91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0.4万人,在校生94.22万人,毕业生21.38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招生24.8万人,在校生67.76万人,毕业生18.57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6.8万人,在校生103.58万人,毕业生29.58万人。普通初中招生73.75万人,在校生212.64万人,毕业生63.96万人。普通小学招生85.97万人,在校生476.78万人,毕业生73.1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75万人,在校生3.36万人,毕业生0.27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219.8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9.4%。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区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15个,文化馆124个,博物馆251个,国有艺术表演团体108个。全区共有50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59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末全区共有广播电台7座,电视台6座,广播电视台84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634.87万户,数字电视用户604.09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56%;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78%。全年出版各类报纸5.57亿份,各类期刊0.4亿册,图书2.74亿册。年末全区共有档案馆143个,已开放各类档案7.12万卷。
全年全区入境过夜游客562.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7%;国际旅游(外汇)消费27.78亿美元,增长15.9%。接待国内旅客6.78亿人次,增长30.8%,国内旅游消费7436.08亿元,增长37.2%。旅游总消费7619.90亿元,增长36.5%。
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3743个,其中医院624个,乡镇卫生院126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8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9592个,村卫生室2040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8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1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4个。年末全区卫生技术人员42.0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0.6万人,注册护士14.04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26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5.59万张,其中医院17.32万张,乡镇卫生院6.53万张。
全年全区运动员在世界三大赛中获金银铜牌16枚,其中金牌6枚,银牌5枚,铜牌5枚。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53.6%。其中,工矿仓储用地0.4万公顷,增长57.1%;住宅用地0.4万公顷,增长61.5%;基础设施等用地2.0万公顷,增长53.5%。
全年全区完成造林面积249.7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09.2千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43.7%;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40.8千公顷。截至年底,全区建成自然保护区达7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3个,获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2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2.37%。活立木蓄积量7.9亿立方米。新增实施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285平方公里。
全年全区电力消费量比上年增长17.8%。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单位油气产量综合能耗下降4.1%,机制纸及纸板综合能耗下降6.3%,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下降1.9%,单位水泥熟料综合能耗下降1.1%,单位合成氨生产综合能耗下降0.4%,吨钢综合能耗下降0.8%,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4.1%。
近岸海域61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68.9%,三类海水占14.7%,四类、劣四类海水占16.4%。
在监测的14个设区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市占42.9%,未达标的市占57.1%。城市区域昼间声环境质量较好的市占57.1%,一般的占42.9%。
全年全区平均降水量1516.7毫米。全年全区平均气温为21℃,比上年下降0.1℃,共有6个热带气旋直接影响广西。
年末全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439.9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1.2%;城镇污水处理率为94.5%,提高0.7个百分点。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9.1%。城镇建成区绿地率为32.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54平方米,增加0.58平方米。
年末全区共有地震台站244个,地震监测台网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