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9-04-22 忻州市统计局
 
年末全市有专业综合地震台站7个,市级地震台网中心1个。全年全市发生M1.0-M1.9级地震4次,最大震级1.4级。全年全市发生M2.0-M2.9级地震1次,最大震级2.2级。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4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185个),农村文化活动场所4893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10个。公共图书馆14个。出版报纸1种(不含高校校报)1472万份,杂志1种、3.6万册,广播电视台14座,调频电视转播发射台17座,一百瓦以上调频电视转播发射台17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8.98%,电视人口覆盖率99.1%,有线电视用户9.6万户(不包括忻府区)。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村卫生室)4661个,实有床位13323张。卫生防疫、防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15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5个。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4470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2046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技术人员283人;防疫、防治卫生技术人员316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卫生技术人员702人。
 
全市有体育场13个,体育馆14个。全年我市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金、银、铜牌分别为12枚、16枚和19枚(包括非奥运项目比赛)。全年全市销售中国体育彩票1.5亿元,下降3.3%。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06元,增长9.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41元,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595元,增长10.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02元,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291元,增长5.9%。按全市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城镇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0280元,增长7.9%;农村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596元,增长14.0%。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24.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5.4%。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4.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65.6万人;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1.0万人,较上年增加0.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26.8万人,较上年增加1.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1.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4.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26.6万人。
 
全年得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55632人,全年共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4亿元。24023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
 
年末全市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4个。各类收养性单位床位数4036张,收养人数1876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7055人。全年销售福利彩票2.1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6141万元。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8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2459.8万立方米。
 
年末全市森林面积47.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8%。
 
按《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评价,全市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达标天数范围在197~323天之间。
 
黄河、海河流域忻州段共监测14个断面,达到Ⅲ类以上(包括Ⅰ、Ⅱ、Ⅲ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占78.6%,达到Ⅳ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占14.3%,达到Ⅴ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占7.1%,劣Ⅴ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占0%。
 
全年全市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亿元,减少5.8%;农作物受灾面积7.7万公顷,减少46.4%,其中,绝收面积1.6万公顷,减少14.3%。
 
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事故106起,下降27.9%;死亡67人,下降28.0%。
 
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本公报部分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4.除注明外,所有增长或下降速度均为同上年相比较。
 
5.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6.农业部分数据同比基数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核定和修订的数据,与2017年公报对应数据不可比。
 
7.森林资源数据为2015年山西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
 
8.经济技术开发区数据不包含繁峙经济开发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