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2.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5.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4.1%,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6.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9.48亿元,比上年下降10.9%。按工程用途分,商品住宅投资4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办公楼投资0.53亿元,比上年下降65.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9.53亿元,比上年下降38.6%。
六、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7.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6%。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增长8.7%;餐饮收入额增长4.0%。
全年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95.76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3.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1.2%,化妆品类下降9.8%,金银珠宝类下降31.6%,日用品类增长7.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7%,中西药品类增长17.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8.6%,家具类增长5.9%,通讯器材类增长11.3%,汽车类增长4.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9.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八大类商品及服务呈“6升2降”态势。食品烟酒类、居住类、交通和通信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医疗保健类、其他用品和服务类分别上涨0.5%、5.1%、1.8%、1.3%、1.5%、1.8%;衣着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1.1%、0.8%。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进出口总额2.0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7.7%。其中,进口总额1.04亿美元,下降58.6%;出口总额1.02亿美元,增长29.2%。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9个,实际利用外资2.61亿美元,下降11.1%。招商引资项目556个,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400.14亿元,下降10.5%。
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4231.53万人次,增长41.0%。实现旅游总收入301.06亿元,增长50.2%。
年末省级风景名胜区5个。4A级旅游景区10个,比上年末增加4个;3A级旅游景区12个,比上年末减少4个;2A级旅游景区5个,与上年末持平。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村)9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118个。
八、交通运输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完成增加值114.91亿元,比上年增长6.7%。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4370公里,与上年末基本持平。
年末机动车拥有量52.8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8.9%。其中,民用汽车拥有量37.60万辆,增长15.0%。在民用汽车中,轿车拥有量31.22万辆,增长16.1%。
九、邮政通信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9.76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66.56亿元,增长181.4%;邮政业务总量3.2亿元,增长14.2%。互联网用户、移动电话用户分别为52.87万户、341.13万户,分别增长32.9%和6.7%。
十、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1.73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税收收入108.36亿元,增长3.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8.47亿元,增长9.0%,其中,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支出增速相
对较快,分别增长10.1%、13.1%。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95.14亿元,比年初减少56.15亿元,比上年末下降4.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09.08亿元,比年初增加137.3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8%。
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269629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财产险收入128948万元,增长23.0%;人身险140681万元,增长1.2%。原保险赔付支出111273万元,比上年增长10.5%。
十一、教育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71%,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4.59%,比上年提高0.42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11%,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高等教育规模继续扩大,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19723人,比上年增长16.0%。
十二、文化和卫生
年末共有博物馆(纪念馆)15个,公共图书馆5个,文化馆5个,乡镇文化站及街道教科文化服务中心97个;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8.14%和98.37%。
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253.63万人,农民参合率99.68%。共有卫生机构1649个。其中,医院114个,比上年增加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5个,与上年持平。卫生机构床位数19221张,增长7.4%。卫生技术人员18781人,增长16.7%。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670人,增长11.0%;注册护士8591人,增长19.7%。
十三、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
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污水处理率91.13%,建制镇污水处理率51.27%;城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7.6%;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6.04%。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十二五”期间平均数下降18.35%。其中,工矿商贸领域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比“十二五”期间平均数下降66.67%和44.23%。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58,较“十二五”期间平均数下降59.44%。
十四、人民生活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75元,比上年增长8.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67元,增长9.9%。
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57.3辆,比上年末增长56.1%;拥有电冰箱99.2台,增3.2%;拥有移动电话277.6部,增长1.1%。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8.5台,比上年末增长52.4%;拥有摩托车66.5辆,增长24.8%;拥有移动电话305.3部,增长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