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04-29 上饶市统计局
2018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省委“十六字”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决胜全面小康、打造大美上饶”目标,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要、项目为先、民生为本,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全市经济呈现平稳运行韧性更强、增长动力后劲更足、结构优化亮点更多、提质增效态势更好,民生改善基础更实的积极变化,经济稳中向好的步伐更加稳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12.8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3.1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018.8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940.9亿元,增长11.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4:46.1:42.5,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6%、47.3%和48.1%。人均生产总值32555元,增长8.5%,按年均汇率折算为4920美元。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81.0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7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53.9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2.0%,比上年末提高1.6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9.16万人,出生率13.47‰,比上年下降0.41个千分点;死亡人口4.15万人,死亡率6.11‰,比上年下降0.04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7.36‰,下降0.36个千分点。
 
表12018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标年末数(万人)比重(%)
 
常住人口681.07
 
其中:城镇353.9552.0
 
乡村327.1248.0
 
其中:男性350.0351.4
 
女性331.0348.6
 
其中:0-14岁145.9521.4
 
15-64岁463.0668.0
 
65岁及以上72.0610.6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3.13万人,登记失业率为3.2%。年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5.07万人,其中省内转移就业20.52万人,省外转移就业74.55万人。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35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2.8亿元,增长4.1%。税收收入275.2亿元,增长12.8%,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78.3%。县域财力显着增强,所有县(市、区)财政总收入均超过1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30亿元的县(市、区)2个,其中广丰区财政总收入超50亿元。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累计上涨4.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累计上涨3.2%。
 
表2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涨跌幅度
 
类别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3
 
一、食品烟酒1.2
 
二、衣着1.9
 
三、居住5.3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2.8
 
五、交通和通信1.1
 
六、教育文化和娱乐2.6
 
七、医疗保健0.9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0.2
 
二、农业
 
全年全市粮食总产量351.30万吨,比上年下降0.1%。其中,早稻118.84万吨,下降8.2%;中稻及一季晚稻79.68万吨,增长47.6%;二季晚稻137.11万吨,下降11.5%。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95752公顷,比上年下降0.2%,其中,谷物种植面积559168公顷,下降0.7%。油料种植面积110084公顷,下降4.0%。蔬菜种植面积63719公顷,增长1.6%。棉花种植面积4008公顷,增长5.0%。甘蔗种植面积3419公顷,增长2.0%。
 
全年全市油料产量20.15万吨,比上年下降2.2%,其中,油菜籽14.03万吨,下降1.6%。棉花产量7452吨,增长7.2%。烟叶产量287吨,下降2.7%。茶叶产量2.12万吨,增长3.8%。园林水果产量10.31万吨,增长45.9%。蔬菜产量16.25万吨,增长3.7%。
 
全年全市肉类总产量29.13万吨,比上年下降4.7%。其中,猪肉产量22.79万吨,下降0.5%;牛肉产量0.93万吨,增长24.0%;羊肉产量0.17万吨,下降26.1%。禽蛋产量4.9万吨,增长32.4%。牛奶产量0.03万吨,下降17.8%。水产品产量50.09万吨,增长3.5%。年末生猪存栏166.91万头,下降3.3%;生猪出栏298.27万头,下降5.2%。
 
表3201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产量(万吨)比上年增长(%)
 
粮食351.30-0.1
 
其中:稻谷335.62-0.8
 
油料20.15-2.2
 
其中:油菜籽14.03-1.6
 
棉花0.757.2
 
烟叶0.03-2.7
 
茶叶2.123.8
 
园林水果10.3145.9
 
蔬菜16.253.7
 
肉类29.13-4.7
 
水产品50.093.5
 
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市已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1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11家,2018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331.09亿元,同比增长0.6%,带动农户增收31.85亿元,同比增长2.6%。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职业农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唱主角”,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繁荣农业经济增添新动力。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186家,总数达13323家;新增家庭农场270家,总数达4153家;新增职业农民3200人,总数达2.5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