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343.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421.1亿元,下降7.0%;民间投资820.5亿元,增长29.6%;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73.0亿元,下降31.7%。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2.7亿元,比上年下降44.1%(注:因统计制度发生调整,部分项目投资纳入第三产业统计);第二产业投资468.8亿元,增长8.8%,其中,工业投资469.1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投资861.5亿元,增长12.3%。基础设施投资449.1亿元,下降8.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3.4%。民间固定资产投资820.5亿元,增长29.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1.1%,高技术制造业投资26.1亿元,下降36.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9%。先进制造业投资197.8亿元,增长16.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4.7%。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投资150.6亿元,增长8.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48.03亿元,比上年增长67.3%。按用途分,商品住宅开发投资267.76亿元,增长82.3%;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投资9.62亿元和27.66亿元,分别下降17.9%和4.2%。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09.2亿元,增长10.2%;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57.5亿元,增长10.2%。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781.75亿元,增长10.5%;餐饮收入84.95亿元,增长7.6%。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8.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1.8%,化妆品类增长64.9%,日用品类增长52.7%,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6.5%,书报杂志类增长1.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75%,中西药品类增长20.7%,通讯器材类下降34.5%,汽车类增长3.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20.7%,金银珠宝类增长94.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6.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3.7%。
六、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89.9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出口237.7亿元,增长6.9%;进口152.2亿元,增长12.2%。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85.5亿元,比上年减少1.2亿元。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79.5亿元,增长1.8%。全市纳入统计的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3.2亿元,增长141.1%。
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165个,比上年增长782.6%。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9.44亿元,增长62.6%。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肇庆直接投资金额1957万美元,增长366.8%。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货物运输总量7848万吨,增长9.4%。货物运输周转量81.21亿吨公里,增长6.7%。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2893万人,下降4.9%。旅客运输周转量13.41亿人公里,下降3.4%。
全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3921万吨,比上年下降1.3%。港口集装箱吞吐量75.05万标准箱,下降6.6%。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4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508.09公里,比上年末增长9.96%。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54.7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1.8%,其中,私人汽车50.91万辆,增长11.1%。民用轿车保有量30.50万辆,增长13.7%。其中,私人轿车29.57万辆,增长13.1%。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72.18亿元,增长104.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12.90亿元,增长43.9%;电信业务总量(按2015年不变价计算)159.28亿元,增长111.8%。
全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53万人次,增长2.0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6151.73万美元,增长3.45%。国内过夜游客0.13亿人次,增长3.16%;国内旅游收入299.06亿元,增长5.05%。
八、金融
金融本外币存款余额2495.80亿元,增长10.4%,比上年末回落0.3个百分点;金融本外币贷款余额1825.47亿元,增长21.5%,比上年末提高5.4个百分点。住户贷款增长31.8%,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长14.4%。
年末全市有7家上市公司,市值总额377.95亿元,比年初下降15.68%。全市证券营业部22家,股票账户82.35万户,证券交易额3109.58亿元,比上年下降22.95%,其中股票交易额1873.33亿元,下降24.38%。期货营业部2家,全年代理交易额1473.57亿元,比上年增长0.15%。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76.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4%。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54.05亿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22.37亿元,分别增长11.42%和10.48%;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5.55亿元。全年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15.71亿元,增长36.63%。其中,寿险业务赔付支出3.42亿元,增长35.25%;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12.29亿元,增长37.03%。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70.9元,比上年增长7.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1%。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79.6元,比上年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95.7元,比上年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505.6元,比上年增长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84.4元,增长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358.5元,增长4.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5%。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6%,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7.4%,农村为40.2%。全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3.7平方米,其中城镇为37.6平方米,农村为49.1平方米。
2018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89.3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8.87%;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59.10万人,增长1.85%;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414.2万人,增长1.39%;参加失业保险51.95万人,增长15.40%;参加工伤保险54.27万人,增长15.17%;参加生育保险50.79万人,增长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