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99.8
98.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全年全市工业产能利用率67.6%,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产能利用率100%,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能利用率43.8%,比上年减少1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耗能工业产品水泥、硅酸盐水泥熟料产量分别下降13.2%、3.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831.5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301.7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423.8万平方米,减少232.3万平方米。运用底线思维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建立政府性债务统计、风险协调会商等工作机制,摸清政府隐性债务底数,严格规范举债融资行为,存量政府债务全部转换为政府债券。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77.6元,比上年下降3.0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费用14.6元,提高0.2元。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工业企业113家,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8%。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3%,其中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数字创意产业分别增长-37.3%、8.3%、16.7%、24.5%、0.2%、5.9%、39%、-10.6%。全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34.2亿元,增长17.6%。
哈尔滨新区
哈尔滨新区调整新区规划,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发展构架,步入江北一体发展区与江南政策协同区互动发展的新阶段。全年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8.4亿元,比上年增长8.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6:63.3:36.1调整为0.4:60.6:39.0。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1亿元,增长21.4%,其中税收收入33.4亿元,增长2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其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1.5%,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2.7%。
精准扶贫
全市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兜底保障、危房改造和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截至年末,筹集并下拔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000万元,60个贫困村脱贫出列,22421贫困人口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由上年0.98%下降到0.46%,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78.6亿元,比上年增长0.4%。其中,农业产值629.2亿元,下降0.7%;林业产值31.3亿元,增长2.7%;牧业产值260.0亿元,增长0.7%;渔业产值19.2亿元,增长9.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8.9亿元,增长11.4%。
全市蔬菜产量93万吨,油料产量0.9万吨,烟叶产量0.6万吨,水产品产量13.4万吨,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12.9万吨,捕捞水产品产量0.5万吨。设施蔬菜种植面积10.9万亩,产量24.6万吨;瓜果类面积1.5万亩,产量2.5万吨;花卉苗木面积8379亩。
全市有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988个,绿色食品标识55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31个,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840万亩。
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099万千瓦,增长2.9%;化肥投入(折纯)43.4万吨,下降3.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1081.0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增长5.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采矿业增长4.3%,制造业增长5.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3%。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单位:%
指标
增速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5.8
1、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
4.8
集体及集体控股经济
18.0
非公有制经济
10.0
2、中央工业
4.0
省属工业
1.8
地方工业
10.1
3、大中型企业
7.7
小微型企业
4.9
4、四大主导产业
7.1
装备制造业
2.5
食品工业
9.9
医药工业
16.8
石化工业
3.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8.2%,销售产值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7%,回落0.7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增长2.9%,其中利润增长0.7%,税金增长4.1%。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349户,亏损面为27.5%,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2.7%。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62.8%,比上年末下降0.7个百分点。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5种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87种,占44.6%;产量下降的有102种,占52.3%;产量持平的有6种,占3.1%。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2.8%。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主要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