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5.6亿元,比上年下降37.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8.8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77.4元,比上年增加1.8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7%,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68.7%,比上年末提高0.7个百分点。
全市建筑业增加值80亿元,比上年增长2.6%。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12个,比上年增加29个。实现利润5.6亿元,比上年下降12.7%。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7亿元,比上年增长5.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3.7亿元,增长4.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9.2亿元,增长5.2%;金融业增加值27.8亿元,下降1.5%;房地产业增加值26.2亿元,下降0.6%;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26.5亿元,增长8.8%。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8.4%,营业利润下降66.7%。
年末公路总里程17472公里,比上年增加144公里。高速公路里程623公里,等级公路里程16166公里,比上年增加165公里。全市公共交通车404辆,比上年增加36辆。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194125辆,比上年增长7.1%,其中本年新注册14413辆,下降17.6%。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175490辆,增长7.3%,其中本年新注册31470辆,比上年下降14.6%。年末私人轿车保有量72181辆,增长7.4%,其中本年新注册5005辆,比上年下降11.8%。
全年公路运输货运量4005万吨,比上年增长3.8%,货物周转量186.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5%;公路客运量9346万人,比上年增长3%,旅客周转量88.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2%。
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10.8亿元,比上年下降5.5%。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5亿元,增长7.7%;电信业务收入9.3亿元,下降7.3%。邮政业全年完成快递业务量319.9万件,增长25.1%;快递业务收入7179万元,增长23.5%。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46.7万门。电话用户总数167.9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42.5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家庭接入用户44.7万户。
年内接待国内外游客323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1%,其中海外游客3.5万人次,增长18%;旅游收入316.3亿元,比上年增长29.1%。旅游创汇收入102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6%。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年内开工建设项目(含房地产)107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2%。从投资构成看,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194个,完成投资增长10.8%,占全市投资总额的60.8%;5000万元以下项目813个,完成投资下降4%,占投资总额的28.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8.5%;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7.3%;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3.4%。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下降8.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8.3%。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4.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4.5%。
全市房地产开发项目68个,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21.4%。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7%;办公楼投资下降36.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35.8%。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6.3万平方米,比年初减少13.2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47.8万平方米,比年初减少11.1万平方米。
六、国内贸易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6亿元,比上年增长7.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8.7亿元,增长7.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9.9亿元,增长7.5%。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162亿元,增长7%;餐饮收入额26.6亿元,增长9.2%。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下降10.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9%,化妆品类下降41.5%,金银珠宝类下降14.9%,日用品类下降13.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倍,中西药品类增长3.1%,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6.7%,家具类增长1.2%,通讯器材类下降34.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7.8%,汽车类下降15.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4.1%。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网上商品零售额4227万元,比上年增长32.1%。
七、对外经济
全市外贸进出口企业210个,比上年增长28%。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52158万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出口49997万元,增长1.8%;进口2162万元,下降11.8%。引进利用国外资金503万元,下降94.4%。
全年引进省外招商项目473个,开工建设项目473个,建成投产项目235个。引进到位省外资金313.8亿元,下降21.3%。
八、金融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49.7亿元,比上年增长5%,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47.5亿元,增长5.1%。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66.5亿元,增长1.7%。
全年保费收入3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寿险收入30.1亿元,增长15%;财产险收入6.8亿元,增长4%。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2.6亿元,增长17%。年内支付赔款及给付8.4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寿险给付5.1亿元,增长24.3%;财产险赔款支出3.3亿元,增长5.8%。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1.8亿元,增长20%。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39元,比上年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210元,比上年增长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0.9%,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04元,比上年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032元,比上年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29.5%,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
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9%。年末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3万人,比上年增加5.3万人,参保率98.5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4.95万人,参保率95%。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8.8万人,参保率98%以上。失业保险参保人数8.28万人,增加0.7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1.61万人,增加1.33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3.76万人,增加0.34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8.19万人,增加0.91万人。年末全市共有2.63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68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