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辽源市统计局
(2019年5月15日)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面对加快发展和转型发展的双重压力,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新情况,妥善化解新问题,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转型的有序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可比增长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下降0.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一、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9.9%、149.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2和0.5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2861元。
2018年,全市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35.47亿元,比上年下降2.3%。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17.84亿元,比上年增长2.6%。地方级财政收入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0.3%,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从征收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17.99亿元,下降6.8%;地税部门完成11.16亿元,下降0.9%;财政部门完成6.32亿元,增长10.5%。
全年完成财政支出121.23亿元,比上年下降1.2%。其中,教育支出16.93亿元,下降4.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72亿元,增长14.8%;住房保障支出5.68亿元,增长39.1%;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1.17亿元,增长10.3%。上述重点支出达63.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占总支出的52.4%。
2018年,全市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3(以上年同期价格为100,下同),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1.3%。八大类消费“六升二降”。其中,食品烟酒类消费价格上涨1.5%;衣着类价格下降0.2%;居住类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2.3%;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2.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1.7%;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8.7%;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0.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101.2,上涨1.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106.0,上涨6.0%。
表12018年辽源市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上年=100
指标
全市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1.3
一、食品烟酒
101.5
二、衣着
99.8
三、居住
100.1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102.3
五、交通和通信
97.2
六、教育文化和娱乐
101.7
七、医疗保健
108.7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100.3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20亿元,可比价增长2.3%(下同)。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6.85亿元,可比价增长1.8%。其中,农业增加值18.21亿元,增长0.1%;林业增加值0.64亿元,下降28.0%;牧业增加值16.89亿元,增长8.6%;渔业增加值0.33亿元,下降8.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78亿元,增长0.1%。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4.75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4%。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4.35万公顷,下降1.0%。粮食总产量147.6万吨,比上年减产27.62万吨,下降15.8%。其中,玉米产量131.45万吨,下降16.5%;水稻产量14.68万吨,下降6.0%。
全市肉类总产量7.98万吨,与去年持平;禽蛋类产量7.90万吨,增长84.1%;生猪存栏18.50万头,下降1.1%;生猪出栏48.84万头,下降1.2%;奶类产量0.28万吨,增长256.6%;水产品产量3040吨,增长12.3%;水产品养殖面积3654公顷,下降0.1%。
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38.3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1%;农用拖拉机5.36万台,下降3.4%;谷物联合收割机0.27万台,增长22.6%。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9.12万吨,下降1.2%。
全市实现更新造林面积916公顷,比上年增长6.3%;木材采伐量7.54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9.0%。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重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7.1%。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0%。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同比下降20.5%,制造业同比下降1.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0.9%。六大高耗能行业同比增长18.2%。
2018年辽源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288.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8.5%。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15.4%。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为-7.2%。
2018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2.4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58%。其中工业用电量累计23.2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0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0.33亿千瓦时,增长24.91%;第二产业用电量23.43亿千瓦时,增长7.99%;第三产业用电量3.77亿千瓦时,增长6.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4.95亿千瓦时,增长5.69%。
全年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9.59亿元,比上年下降17.1%。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6.84亿元,下降2.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3.2%。从产业投资结构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5%;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5.5%,其中工业投资下降30.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