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海北州统计局
(2019年5月9日)
2018年,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发展战略,注重促改革、优结构、惠民生,全州经济断崖式下跌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物价温和上涨,社会就业稳定。
一、综合
经省统计局核定,全年全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3.5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降4.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4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8.86亿元、下降22.2%;第三产业增加值42.19亿元、增长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449元,比上年下降5.1%。
三次产业比由上年的23.9:28.7:47.4调整为26.9:22.6:50.5。
省统计局核定反馈的常住人口显示:年末全州常住人口28.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3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9.78%,比上年末提高1.76个百分点;乡村常住人口17.12万人、占60.22%。公安部门统计资料显示:年末全州户籍人口29.56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8.12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比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27.47%;乡村户籍人口21.44万人、占72.53%。
2018年海北州户籍人口数及构成
指标名称
人口数(万人)
比重(%)
户籍人口
29.56
#城镇
8.12
27.47
乡村
21.44
72.53
#男性
14.98
50.68
女性
14.58
49.32
#0-17岁
6.89
23.31
18-34岁
8.15
27.57
35-59岁
11.37
38.46
60岁及以上
3.15
10.66
全年全州城镇新增就业2029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5.0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
全年省定监测点海晏县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2.5%。被调查的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呈现“七涨、一降”的格局。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4.1%,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3.7%,医疗保健类价格同比上涨2.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同比上涨2.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0.7%,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0.2%,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3.4%,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2.5%。
全年全州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44亿元,同比下降7%、同口径增长9.5%。分部门看:国税部门组织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11.5%,地税部门组织收入2.36亿元、增长7.3%,财政部门组织收入0.94亿元、下降39.4%。分税种看,全州地方税收收入累计完成3.28亿元、增长8.2%,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3.9%;非税收入累计完成1.16亿元、同比下降33.8%,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26.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9.3亿元、同比下降7.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等财政八项支出同比增长12.9%。
二、种植业和畜牧业
全年全州实现农牧业增加值22.87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3.9%。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1.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21.44万亩、油料作物43.64万亩、饲草料5.52万亩、蔬菜0.89万亩,粮油草特种植结构由上年27.3:63.4:7.8:1.5调整为29.8:60.7:7.7:1.8。粮食产量4.89万吨、增长22.5%,油料产量4.73万吨、下降3.2%,蔬菜产量0.91万吨、增长1%;牲畜出栏193.04万头只、增长3%,各类肉产量5.1万吨、增长7.2%,牛奶产量3.5万吨、增长0.1%。
2018年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产量(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作物
48886
22.5
#青稞
32637
25.4
马铃薯
9323
35.1
油料作物
47291
-3.2
肉类总产量
51033
7.2
#猪肉
3300
-6.4
牛肉
15800
23.8
羊肉
3150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