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2020-07-27 黔西南州统计局
 
十五、生态环境
 
全年全州完成人工造林10728公顷,完成封山育林15317公顷,森林覆盖率58.71%。全年木材采伐量为90.6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2.4%。
 
全州水、气、土、声、重金属、核辐射各项指标均达到预定目标,生态环境指数为“良”。纳入“水十条”考核的16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地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州各县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等级为二级;AQI优良率为99.4%,高于国家考核标准4.2个百分点,高于省考核标准2.9个百分点。持续开展“守护多彩贵州·严打环境犯罪”执法专项行动,共查办环境违法案件123件,罚款金额1300余万元。116个农村千人以上饮用水源保护区完成划定,科学调整、取消109个,28个农村饮用水源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整治。全年妥善处置群众环境信访诉求318件。技术评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244个,审批建设项目环评516个,验收备案236个,登记表备案1716个,核发排污许可证117个。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地区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地区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4.2016年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登记开展动态调整,存在新识别、返贫、人口自然增减影响,上下年度数据与减少贫困人口数据不闭合。
 
5.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6.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7.社会消费品零售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8.社会消费品零售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
 
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指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10.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等数据来自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州公安局;农村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贫困发生率数据来自州扶贫办;水产品产量数据来自州农业农村局;市场主体、专利数据来自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进出口数据来州商务局;旅游、艺术表演团体、场馆、电视、广播数据来自州文化广电旅游局;公路运输、水路运输数据来自州交通运输局;铁路运输数据来自州铁建办;民航数据来自兴义机场;邮政数据来自州邮政管理局;电信数据来自州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数据来自州财政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州人行;证券期货数据、保险数据来自州金融办;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数据来自州医疗保障局;城乡低保、社会服务数据来自州民政局;科技数据来自州科技局;教育数据来自州教育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州卫生健康局;体育数据来自州体育局;造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数据来自州林业局;环境数据来自州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