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6)
年末全省有小学3740所,招生19.67万人,在校生118.57万人。初中1177所,招生21.01万人,在校生65.45万人。普通高中学校251所,招生14.95万人,在校生41.8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55所,招生3.38万人,在校生11.79万人,毕业生4.32万人,其中获得职业技术证书的人数为1.76万人。另有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机构)1418所,注册学生数10.97万人。幼儿园3605所,入园(班)幼儿15.52万人,在园(班)幼儿41.16万人。特殊教育学校49所,特殊教育学生11313人。
年末全省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1个,研究生招生2.56万人,研究生在校生7.47万人。普通高校62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37所(包含5所独立学院),普通专科(高职)院校25所;普通本、专科招生21.95万人,普通本、专科在校生70.01万人,比上年增加4.18万人。成人本、专科招生7.00万人,在校生13.48万人。
年末全省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3030所,在校生64.80万人。其中,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18所,在校生17.09万人;民办普通高中38所,在校生4.70万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67所,在校生1.96万人;民办初中41所,在校生8.27万人;民办小学17所,在校生6.66万人;民办幼儿园2849所,在园幼儿26.11万人。独立设置少数民族幼儿园67所,学前教育少数民族在园幼儿3.48万人;少数民族小学165所,小学少数民族在校生11.98万人;少数民族初中70所,初中少数民族在校生6.08万人;少数民族普通高中23所,普通高中少数民族在校生3.9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中少数民族在校生0.71万人。高等教育中少数民族在校生11.24万人。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省拥有文化馆(包括群众艺术馆)79个,艺术表演团体47个,公共图书馆66个,博物馆107个,全年博物馆参观人数达936万人次。
全年出版图书19384种(套),其中新出13820种,定价总金额60.31亿元。报纸全年总印数6.46亿份,定价总金额9.83亿元。期刊全年总印数5018.86万册,定价总金额3.88亿元。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3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41%。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435.64万户,其中,数字电视实际用户数为426.05万户。
全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24833.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1%。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4696.43万人次,增长12.2%;接待入境游客136.58万人次,下降5.0%。在入境游客中,接待外国游客121.11万人次,下降2.2%;港澳台同胞15.47万人次,下降22.3%。全年旅游总收入4920.38亿元人民币,增长16.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877.89亿元人民币,增长17.1%;旅游外汇收入6.15亿美元,下降10.3%。年末全省有旅行社967家,其中分社267家。星级以上饭店98家,其中五星级宾馆4家。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231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7家。
年末全省有卫生技术人员18.8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88万人,注册护士7.89万人。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医疗床位16.23万张。全省有乡镇卫生院761个,床位1.6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84万人。全年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人数49807例,报告死亡169例;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184.2/10万,报告死亡率为0.62/10万。孕产妇死亡率为12.95/10万;婴儿死亡率为2.78‰。
全年全省运动员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共获得金牌201枚、银牌252枚、铜牌240枚。全年共培训审批社会体育指导员11200人,其中:国家级200人,一级550人,二级4703人,三级5747人。“五个一”工程建设共资助全民健身中心3个、体育公园(健身广场)1个,为767个行政村(含社区)配建了全民健身器材。拥有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1个。
十一、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299元,比上年增长7.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3394元,增长4.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936元,增长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1457元,增长5.8%。城镇恩格尔系数为23.4%,农村恩格尔系数为28.1%。
年末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总人数702.0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6%。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总人数882.11万人,增长2.3%。其中,在职参保506.19万人,增长0.1%。失业保险参加人数273.63万人,增长1.6%。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45.55万人,增长0.9%。
全年全省共筹集中省级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补助资金50.95亿元。城乡低保保障标准达到月人均526元和年人均404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和4.6%,有效保障了全省95.9万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全省共保障特困人员8.43万人,其中,农村特困人员7.69万人,城市特困人员0.74万人。全年共筹集医疗救助资金5.93亿元,资助救助城乡困难群众221万人次,其中直接救助68万人次。全年全省下拨救灾资金1.20亿元,妥善保障了35.79万人次受灾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初步核算,全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15]7132.1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加131.82万吨。全社会用电量780.37亿千瓦时,增长4.0%。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0.1%,上升0.6个百分点。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97.7%,是近10年最高水平。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16]下降1.0%。
全年全省空气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按照《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9.3%。亚洲清洁空气中心评价,长春市空气质量在全国169个重点城市中居第1位。
全年全省42条主要江河的88个监测断面中达到水质控制目标要求的监测断面74个,占断面总数的84.1%。其中,Ⅰ~Ⅲ类水质监测断面62个,占断面总数的72.7%。
全年全省主要城市2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良好。其中,地表水源地22个,地下水源地5个。Ⅱ类水质的水源地3个,Ⅲ类水质的水源地23个,IV类水源1个,不达标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