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州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06-28 黄南州统计局
2019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州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结合黄南实际,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一优两高”和“三区建设”为抓手,积极应对困难,狠抓落实,全州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综合
 
全州地区生产总值100.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06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6.24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48.65亿元,增长8.2%。三次产业结构为25.82:25.99:48.19。
 
——全州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3.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税收收入1.86亿元,下降7.03%;非税收收入1.63亿元,增长39.63%。全州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支出109.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7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42亿元,增长22.8%;教育支出14.06亿元,增长10.6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11亿元,增长7.17%;医疗卫生支出9.19亿元,增长33.11%。
 
——全年同仁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1.8%,其中:食品烟酒上涨5.0%、衣着上涨3.5%、居住上涨0.7%、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1%、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5.8%;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三类分别下降0.5%、2.9%、2.6%。在食品烟酒中畜肉类价格累计上涨15.4%,其中:猪、牛、羊肉分别上涨38.4%、11.1%、14.6%。
 
——全州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7194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11221人;退休人员5973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459人。其中:在职职工15075人,退休人员3384人。工伤保险参保职工25772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129641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25764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18354人,参保离退休人员7410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1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23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6%,比上年增长0.08个百分点。
 
——全州现有城镇低保对象3600户5524人,农村低保对象12304户47905人。累计兑现城镇低保金4109万元,兑现农牧区低保金1.82亿元。城乡医疗救助累计25045人次,医疗救助金4516.27万元。年内享受特困人员供养政策1059人,其中:集中供养老人253人,分散供养806人。
 
二、农业
 
全州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6.78亿元,比上年增长4.57%(按可比价计算)。其中:农业增加值4.35亿元,增长11.63%;林业增加值0.16亿元,下降8.71%;牧业增加值21.33亿元,增长3.17%;渔业增加值0.21亿元,增长7.79%;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72亿元,增长7.08%。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725公顷,比上年减少723公顷,下降4.39%。其中:粮食播种面积7671公顷,下降0.45%。在粮食播种面积中,小麦播种面积为3823公顷,下降1.38%;青稞播种面积2201公顷,增长7.62%;豌豆播种面积292公顷,下降26.86%;马铃薯播种面积1003公顷,下降14.62%。油料播种面积2915公顷,下降29.48%。在油料播种面积中,油菜播种面积2806公顷,下降30.99%。蔬菜播种面积442公顷,下降9.68%。其他作物播种面积4696公顷,增长18.98%。在农产品产量中,粮食总产量3.07万吨,增长2.86%;油料总产量0.5万吨,下降20.42%;蔬菜产量1.18万吨,下降11.71%。
 
全州草食牲畜存栏167.27万头(只),比上年减少0.25万头(只)。其中大牲畜66.67万头,增加9.5万头;羊100.6万只,减少9.75万头。全州育活仔畜79.56万头(只),成活率为97.49%,比上年下降0.17个百分点;成幼畜死亡1.89万头(只),死亡率为1.13%,比上年增加0.22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达30900吨,减少8292吨。其中:牛肉20000吨,减少4302吨;羊肉10800吨,减少3653吨。牛奶产量49490吨,增加11598吨。羊毛产量1004吨,减少49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州工业增加值17.05亿元,比上年增长9.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45亿元,增长8%;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2.59亿元,增长16.29%。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1.01亿元,增长8.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0.73亿元,增长6.9%;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加值3.4亿元,增长7.5%。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1.95亿元,增长11.5%;重工业增加值15.10亿元,增长8.4%。工业企业销售产值36.68亿元,比上年增长7.2%,产销率为97.44%,比上年下降1.62个百分点。发电量104.61亿度,增长6.5%;鲜、冷藏肉2805吨,增长13.9%;饮料32336吨,增长25.9%;乳制品437吨,增长8.4%;熟肉制品862吨,下降10.6%。
 
全州具有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业企业20家,建筑业总产值7.98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全州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10.28亿元,增长2.3%。其中本年新签订合同额6.19亿元,增长12.5%;本年结转合同额4.09亿元,增长37.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4.99万平方米,增长1.2%;新开工房屋面积19.76万平方米,增长19.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州500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4.4%。全州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4.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2%。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0.26:13.39:76.35。全州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1.3%。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生产供应业投资增长86.5%;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投资增长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5.9%。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9亿元,比上年增长6.3%。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54亿元,增长5.8%;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5亿元,增长10.5%。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8.86亿元,增长5.7%;餐饮收入2.93亿元,增长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