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体育赛事蓬勃开展。2019年,我市举办首个全程马拉松赛事—2019大洋湾盐城马拉松赛、2019年“大洋湾”杯中国盐城黄海湿地公路自行车赛、2019中华龙舟大赛(江苏?盐城站)和史上规模最大的市八运会等大赛。体育设施不断完善。2019年,全市220个老旧小区安装新的室外体育健身器材,市区新建了85公里健身步道,全市健身步道总长度约930公里,位列全省前列。体育产业质效明显提升。我市亭湖黄尖体育旅游小镇入围省第三批体育健身特色小镇名单,金沙湖滑雪场、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大洋湾生态旅游景区等5家单位获评2019江苏时尚体育好去处。阜宁县金沙湖淡水沙滩浴场被命名为2019年度长三角地区最佳体育旅游目的地。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保持稳定。2019年末,全市户籍人口821.3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02.59万人,乡村人口318.76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7.23‰,死亡率为3.74‰,自然增长率为3.49‰。年末常住人口720.89万人,城镇化率64.9%,比上年提高0.87个百分点。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9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96元,比上年增长8.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16元,比上年增长8.1%;人均消费支出20942元,比上年增长6.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58元,比上年增长9.3%;人均消费支出15501元,比上年增长6.8%。
城镇就业基本稳定。2019年末,全市从业人员430万人,比上年减少1.8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95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58.5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76.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1.5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1.78%的较低水平。
社会保障日臻完善。2019年,全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6.18万户、10.71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78亿元,对全市2.4万名困难群众实施托底救助,支出托底救助资金3692.4万元。因灾致贫生活救助保险、重病支出型困难救助保险、特困人员护理困难救助保险惠及全市3400多户因病、因残、因灾、因祸、因学等导致支出型困难的家庭。全市建有公办养老机构136家,民办养老机构61家,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403家。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6.81张,农村敬老院改造全部达到省定星级标准。
十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乡建设成效显著。2019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87亿元,陆、海、空齐头并进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体系逐步形成。2019年市区“一环五射”内环高架快速路网建成通车,内环高架三期如期建成,全市快速路网总里程达90公里。盐城拥有南洋国际机场、大丰港、滨海港等3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高速铁路网建设全面推进,盐青高铁、徐宿淮盐高铁顺利开通,标志着盐城正式接入全国高铁网、全面迈进高铁时代。空港目前有32条在飞境内外航线,年旅客流量超过200万人次;盐城港“一港四区”累计建成21个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货物通过能力突破亿吨。2019年,区域供水通达全市所有乡镇,全市自来水深度处理率达94.43%,完成了1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工程,全市建制镇污水管网建设超过300公里。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19年,全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理念,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全市新增成片林15.6万亩,改造既有林20万亩,造林面积全省第一,城镇绿化覆盖率37.2%,创成国家森林城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5天,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39.5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和优良天数比例位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市域水源地达标整治任务,新水源地及跨区域引水工程建成供水,让盐城人民喝上了优质水、放心水。率先在全省实现市域生活垃圾全量焚烧,生活垃圾无害化收运处理率、规模畜禽养殖场治理率100%。全面推行河长制,对各类河道实施综合整治,市区34条黑臭水体完成整治任务,受到污染河流正重新变得清澈。
注:本公报部分指标值为快报数,最终年报数据以《盐城统计年鉴2020》公布数据为准。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