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03-23 扬州市统计局

2021年,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视察扬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积极应对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和要素制约等多重挑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强富美高”新扬州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经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96.4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7.18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07.37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71.87亿元,增长6.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7:47.9:47.4

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7.78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含分支机构)3.51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4.27万户,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92户。年末实有市场主体62.07万户,同比增长4.7%,其中,各类企业20.55万户,增长11.5%个体工商户41.29万户,增长2.0%农民专业合作社0.23万户,下降32.3%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97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0.73万人,完成就业技能培训4.15万人次,创业带动就业9.45万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3%,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26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5%,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8%,非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8%。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同比七升一降,其中交通和通信类4.1%,衣着类2.2%,居住类上涨1.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3%,食品烟酒类上涨0.8%,医疗保健类上涨0.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5%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降0.4%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83.05万亩,同比增长0.2%,其中,夏粮播种面积266.55万亩,增长0.1%;秋粮播种面积316.5万亩,增长0.3%。全年粮食亩产492.2公斤,下降0.1%,其中,夏粮亩产379.4公斤,下降0.6%;秋粮亩产587.2公斤,增长0.2%。全年粮食总产286.97万吨,增长0.1%,其中,夏粮总产101.13万吨,下降0.5%;秋粮总产185.84万吨,增长0.5%。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6.29万吨,增长2.7%。禽蛋产量7.5万吨,增长31.5%。牛奶总产量2.39万吨,增长13.6%。水产品总产量40.3万吨,增长1.1%,其中,养殖产量38.1万吨,增长1.3%;捕捞产量2.2万吨,下降0.9%

全市新建高标准农田19.3万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4%,农业机械总动力295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276.73千公顷。创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5家,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2家,广陵、高邮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首批省级示范园,宝应现代农业产业园获国家级认定。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3043家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3%,其中轻工业增长15%,重工业增长12.4%。按门类分,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2.6%,采矿业增加值下降4.4%。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工业下降3.4%,集体工业下降5.9%,股份制工业增长16.6%,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增长3.3%

先进制造业产值增长17.8%,对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56.3%,拉动全市产值增幅11.8个百分点。分产业看,汽车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2.7%,食品产业增长5.7%,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增长11.5%,新型电力装备产业增长12.7%,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增长19.7%,高端装备产业增长24.7%,高端纺织服装产业增长25.6%,电子信息产业增长36.3%,航空产业增长49.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9%,利润增长53.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6%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3.8%,总资产贡献率为9.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5.9%

全社会用电量289.77亿千瓦时,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3.95亿千瓦时,增长15.0%;第二产业193.39亿千瓦时,增长8.7%,其中工业用电189.62亿千瓦时,增长8.6%;第三产业46.76亿千瓦时,增长16.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45.67亿千瓦时,增长6.2%

全年建筑业实现总产值4881.3亿元,同比增长8.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2531.7万平方米,增长5.6%,其中新开工面积12339万平方米,下降11.5%。竣工产值4008.4亿元,增长8.7%。竣工面积11383.8万平方米,增长8.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6.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6.8%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41.68亿元,增长0.9%。商品房施工面积为3360.09万平方米,下降10.4%;竣工面积411.74万平方米,下降51.9%。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829.03万平方米,增长1.4%;商品房销售额923.33亿元,增长1.4%

五、国内贸易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0.92亿元,同比增长7.4%。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23.11亿元,增长7.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7.81亿元,增长7.9%。按行业分,批发业234.71亿元,增长4.4%;零售业1135.27亿元,增长8.3%;住宿业10.43亿元,增长8%;餐饮业100.51亿元,增长4.1%

六、开放型经济

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969.1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出口712.2亿元,增长22.8%;进口256.9亿元,增长33.7%。从进出口主体看,民营企业进出口476.5亿元,增长31.2%;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11.8亿元,增长15.7%;国有企业进出口180.7亿元,增长29.5%。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766.4亿元,增长29.8%加工贸易进出口155.3亿元,增长7.6%。从出口市场看,欧盟(不含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东盟和中国台湾依次实现贸易额163.6亿元、151.8亿元、92.1亿元、84.9亿元和56.1亿元,分别增长26.9%33.4%36.7%12.2%16.1%。全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4.6%,对RCEP国家进出口275.6亿元,增长24%

全市实际到账外资17.3亿美元,增长17.7%。从来源地看,

亚洲国家(地区)外资15.8亿美元,增长24.9%,其中实际利用港资15.3亿美元,增长32.3%;实际利用南美洲外资4988万美元,下降34.8%;实际利用欧洲外资1477万美元,下降78.2%。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73个,增长19.3%;新增协议外资57.4亿美元,下降0.5%

全市对外投资总额3.06亿美元,下降47.4%其中对外直接投资额0.92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74亿美元,对外输出劳务人员实际收入3902万美元。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6个,中方协议投资额4961.4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市货运总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完成1.66亿吨和614.66亿吨公里,分别增长9.6%21.1%;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完成678.53万人和4.32亿人公里,分别下降35.9%28.6%;港口货物吞吐量1.06亿吨,增长4.3%;集装箱吞吐量63.13万标箱,增长20.4%。扬州泰州国际机场新开辟国内航线3条,累计开通63个通航点,其中国内49个,国际/地区14个;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222.38万人次,同比下降6.2%;完成货邮吞吐量1.07万吨,同比下降15.0%。年末全市公路里程9687.7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307.77公里。截止2021年底,全市新增汽车7.90辆,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03.4辆,同比增长1.3%全市机动车驾驶人总数163.84人,其中汽车驾驶人153.63万人。

全市邮政通讯业务收入92.93亿元,增长9.8%,其中通讯业务收入54.64亿元,增长11.5%;邮政业务收入38.29亿元,增长7.5%。年末电话用户604.47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522.92万户,增长0.7%。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17.44万户,增长8.5%

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6061.97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812.49亿元。接待国内旅游人数6060.37万人次,增长57.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10.41亿元,增长33.2%。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1.61万人次,增长19.8%,其中外国人1.25万人次,增长15.7%;港澳台同胞0.36万人次,增长36.7%。旅游外汇收入3020.69万美元,增长8.4%。全市拥有国家A级景区57家,旅行社163个。

八、财政、金融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4.07亿元,增长2.0%。税收收入274.57亿元,增长3.8%,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9.8%。主体税种中,增值税117.70亿元,下降3.5%;企业所得税43.99亿元,增长24.6%;个人所得税10.84亿元,增长16.3%

表:财政收入情况

Copyright © 2024 Xiaze.org 版权所有

友情连接:

指标名称

2021

同比%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344.07

2.0

#税收收入(亿元)

274.57

3.8

#增值税

117.70

-3.5

企业所得税

43.99

24.6

个人所得税

10.84

16.3

城市维护建设税

17.87

1.5

房产税

11.98

9.4

印花税

4.67

18.5

城镇土地使用税

6.68

0.8

契税

20.82

10.9

#非税收入

32.57

1.0

#行政事业性收费

69.50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