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5 七台河市统计局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0.60亿元,比上年下降0.9%;更新改造投资3.91亿元,比上年增长34.8%;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8.4%;其他投资3.68亿元,比上年增长5.1%。

全年施工项目115个(基建和更改项目合计),比上年增加28个,增长32.2%,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95个,比上年增加17个,增长21.8%。

全年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13.91亿元,比上年增长75.9%。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62.3%,比上年提高20.7个百分点。建设项目投产率为69.7%。

全年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对全市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美华、天隆、双叶等一批工业项目经过技术改造,新增洗煤34万吨,焦炭16.50万吨,七台河第一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全年完成投资5.78亿元,新增火力发电机组容量35万千瓦。

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城市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全年城市建设完成投资9.49亿元,比上年增长40.0%,拉动全市经济增长4.8个百分点,占总投资额的比重为42.5%。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道路、供热、供水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全年新增白色路面10万平方米,新增供热管线13.17公里。全年给水二期主体工程完工,完成投资9211万元,新增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10万吨/每日。全年新增住宅面积36.3万平方米,城市人均住房居住面积达到9.3平方米。全年园林绿地面积达597公顷,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达400公顷,跨入了省级园林城市行列。全年垃圾处理厂工程完成投资1500万元,城市道路清扫保洁面积240万平方米,垃圾基本做到日产日清,桃山公园等一批城市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品位。

五、商业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45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额16.76亿元,比上年增长7.6%;制造业完成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1%;餐饮业完成2.63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他行业完成1.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9.94亿元,比上年增长5.6%。

市场物价保持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1%,比上年上涨0.1%。从分类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9%,(其中,粮食和鲜菜价格分别下降7.7%和4.6%,肉禽及其制品、蛋类、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12.2%、10.8%和0.1%),衣着类价格上涨1.2%,交通和通讯价格上涨2.7%,居住价格上涨2.4%,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2.9%、5.4%和4.0%。

六、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7.18亿元,比上年增长8.0%。

铁路、公路基础设施继续改善,综合运输能力增强。全年铁路、公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409.80万吨,其中铁路1635.80万吨,公路1774万吨。完成旅客发送量947.70万人次,其中铁路61.70万人次,公路886万人次。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11.6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84万户。全市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6.6部/百人,其中,城市固定电话普及率为20.1部/百人,乡村固定电话普及率为4.4部/百人。

七、财政、税收、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全市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2.09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市区收入1.62亿元,增长24.7%;勃利县收入0.47亿元,增长9.1%。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5.11亿元,比上年增长34.5%,其中,市区支出3.48亿元,增长29.9%,勃利县支出1.63亿元,增长45.4%。

税收稳步增长。全市税收完成3.6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增幅比上年提高8.0个百分点,其中,国家税收完成2.24亿元,比上年增长8.8%;地方税收1.40亿元,增长19.8%。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9.85亿元,比年初增加6.60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0.58亿元,比年初增加5.30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0.99亿元,比年初增加7044万元,其中农业贷款0.53亿元,工业贷款13.68亿元,商业贷款15.49亿元。货币投放量下降。全年现金收入258.76亿元,比上年增长24.1%;现金支出269.65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全年货币投放量10.89亿元,比上年下降8.4%。

保险事业平稳发展。全年保费收入6403万元,比上年下降1.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097万元,增长9.0%;人寿险保费收入4306万元,下降6.4%。支付各类赔款支出1577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020万元,人寿险赔款支出557万元。

八、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普通中学66所,在校学生57816人。普通小学202所,在校学生65821人。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89.5%,其中,市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67.4%。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图书馆2个,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10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卫生事业规范运行。2001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1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427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407张。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778人,其中医生1291人,护士、护师888人。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7个,卫生技术人员145人。妇幼保健机构5个,卫生技术人员56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我市运动健儿在参加省级、国家级和国际级的各项体育比赛中,共获得奖牌83枚,其中金牌43枚,银牌23枚,铜牌17枚。在国际比赛中,我市运动健儿获得金牌1枚(不包括杨扬比赛获得的)。在国家级比赛中,我市运动健儿获得金牌18枚,银牌12枚,铜牌8枚。在省级比赛中,我市运动健儿获得金牌24枚,银牌11枚,铜牌9枚。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全年举办县以上运动会5次,参加县以上运动会的运动员2342人次。

九、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得到重视。全年工业污染治理施工项目4项,完成投资586万元。

“三废”污染治理继续加强。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859.08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723.77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4.2%,工业废水处理率95%。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64.48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气处理率90%。工业固定废物产生量335.96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234.26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