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5 佳木斯市统计局

佳木斯市统计局

2006年3月8日

2005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市委十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打造“和谐佳木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抢抓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历史性机遇,国民经济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发展势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经初步测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15280万元(经济普查衔接数据)。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增幅创21年以来最好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9694万元,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488651万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1176935万元,增长12.9%。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2.8%、25.4%和51.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811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1.0:20.3:48.7。

市场物价平稳走低。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涨幅比上年回落3.7个百分点,分类别看呈现“三升四降一平”:食品价格上涨1.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9%,居住价格上涨7.6%。衣着价格、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交通和通讯价格分别下降0.5%、1.7%、0.1%和0.4%。烟酒及用品价格与上年持平。

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就业规模有所扩大。年末全市新增就业6.1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4万人,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2237个,全市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4.7%,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农业生产获特大丰收。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318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全市粮食作物总产量311.7万吨,比上年增长9.7%。其中水稻产量101.4万吨,小麦产量10.1万吨,玉米产量78.5万吨,大豆产量113万吨。薯类产量(折粮)7.6万吨。油料、甜菜和烤烟、亚麻等经济作物产量大幅度增长,其中油料产量5.0万吨,比上年增长40.9%,甜菜产量24.2万吨,增长15.8%,烤烟产量0.6万吨,增长31.8%,亚麻产量0.3万吨,增长189.9%,蔬菜产量84.8万吨,增长15.4%,瓜果产量17.3万吨,增长9.7%。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132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4932公顷,完成幼林抚育面积19317公顷。

粮牧“主辅换位”战略稳步推进,畜牧水产业保持旺盛发展势头。全市实现畜牧业总产值237726万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12.9%。年末全市奶牛存栏33488头,增长27.1%。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15.8%,下降2.8%和增长47.0%。水产品产量5万吨,增长7.8%。

“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战略成效显著。年末全市绿色食品认证个数29个,比上年增加3个,增长11.5%,绿色食品种植面积103730公顷,比上年增加23954公顷,增长30%,其中,A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播种面积分别达到82130公顷、2100公顷和19500公顷。绿色食品种植业牵动农户42843户。

劳动力转移渠道不断拓宽。全年累计转移劳动力27.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8%,劳动力转移收入9亿元,人均劳务收入3245元。

农村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49.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7%,拥有农用拖拉机74587台,增长10.6%,全年农村用电量27932万千瓦小时,增长5.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13.9万亩,增长0.8%,节水灌溉面积102.9万亩,增长3.2%,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3.3万亩,增长2.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势平稳。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383170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对GDP增长贡献率为1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14300万元,增长16.4%。增幅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实现工业总产值904553万元,增长20.9%,其中,轻工业产值364426万元,增长16.3%,重工业产值540127万元,增长24.3%,新产品产值46603万元,增长38.5%。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稳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经济效益综合指数84.9,比上年提高21.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50485万元,增长81.3%,实现利润总额1610万元,比上年增加14577万元。其中地方工业实现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88.4,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31053万元,增长36%,实现利润总额3546万元,比上年增加5827万元。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年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105481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全市资质等级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25128万元,增长0.3%,实现竣工产值96210万元,下降6.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6.9万平方米,增长6.8%,竣工面积82.5万平方米,下降12.8%。招投标面积继续扩大。全市实行投标承包面积达115.4万平方米,占全部施工面积的84%,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稳定快速增长。年末全市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53812万元,比上年增长23.4%,增幅比上年提高13.4个百分点。其中,建筑安装工程完成投资304134万元,增长18%,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93676万元,增长20.5%,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5840万元,增长12.9%。从隶属关系看,中央属单位完成投资8156万元,下降33.3%,地方属单位完成投资445656万元,增长25.4%,从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6072万元,增长32.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44751万元,增长9.7%,第二产业中工业完成投资140871万元,增长9.1%,建筑业完成投资3880万元,增长38.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82989万元,增长31%。一、二、三产投资比例分别由上年的5.4%、35.9%和58.7%调整为5.7%、31.9%和62.4%。年内全市施工项目个数457个,比上年增加71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360个,比上年增加56个,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固定资产358007万元,比上年下降10.3%。本年施工房屋面积217.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8%,竣工房屋面积139.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9%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步扩大。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5999万元,比上年增长13.3%,增长速度是9年以来最好水平。分城乡看,市、县、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实现698714万元,110967万元和106318万元,分别增长14.0%、9.3%和13.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743490万元,增长13.5%,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37370万元,增长17.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4370万元,下降0.5%,非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735877万元,增长17.3%。从商品类别看,食品类(吃)零售额346759万元,增长14.7%,所占比重为37.9%;衣着类(穿)零售额实现179232万元,增长9.4%,所占比重为19.6%;用品类(用)零售额325691万元,增长35.6%,所占比重为35.5%;燃烧类(烧)零售额64317万元,增长7.0%,所占比重为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