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四、工业与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同比增长7.0%,重工业同比增长3.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14.9%,股份合作企业增长16.1%,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增长44.3%。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7%,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5.3%。
规模以上石油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汽车制造业等主导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其中,石油加工业完成增加值增长4.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完成增加值增长4.4%,金属制品业完成增加值增长0.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增长11%,汽车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增长44.2%。
2018年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计量单位产量增速%
天然原油吨40720381.02
天然气万立方米3251535.24
原盐吨834400-7.03
饲料吨428815-14.95
#混合饲料吨143537-6.81
饮料酒千升1352876.47
#白酒(折65度,商品量)千升2789-24.09
啤酒千升1324987.38
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吨3317952.53
原油加工量吨8689036-1.11
烧碱(折100%)吨24834224.85
合成氨(无水氨)吨1138430-16.09
初级形态的塑料吨1147123.82
塑料制品吨4017014.76
水泥吨251365241.2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832亿元,同比增长8.9%,实现利润总额183.2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规上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52.7%,上拉全市利润增速24.6个百分点。从三大门类看,采掘业实现利润总额15.2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上拉全市利润增长22.3个百分点;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47.57亿元,同比下降2.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20.34亿元,增长20.7%,上拉全市利润增长2.3个百分点。从行业分类看,全市在统的35个行业大类中33个行业大类整体实现盈利,其中12个行业大类好于去年。
2018年规上工业分行业利润
指标名称利润总额
(万元)增速(%)
全市合计(万元)183197621.8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51241-
非金属矿采选业165828.4
农副食品加工业35983136.9
食品制造业12103-53.8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9606-24.1
纺织业465076.5
纺织服装、服饰业3488-35.1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3758-82.8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103-47.8
家具制造业266813.4
造纸和纸制品业-2529-177.2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1980-39.8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11365-42.2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133055-28.2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50314929.5
医药制造业1213314.1
化学纤维制造业-229-900.3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78051-44.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81174.8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58338-21.9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487-31.6
金属制品业145427-20.2
通用设备制造业27091-41.9
专用设备制造业1234782.7
汽车制造业103984-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7744-32.3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33824-56.4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7693-58.2
仪器仪表制造业2238-84.3
其他制造业1934-71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1010280.4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1031-24.4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6648015.9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2944854.6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42328.3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18.7亿元,同比增长3.4%。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00.4亿元,下降13.5%。竣工产值201.1亿元,下降10%。
五、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81.3亿元,同比增长8.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05.9亿元,增长10.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79.4亿元,增长11.0%;金融业增加值192.2亿元,增长8.6%;房地产业增加值147.9亿元,下降14.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73.2亿元,增长45.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138.7亿元,增长15.0%。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营业利润增长178.5%。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对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9.6%,拉动经济增长4.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