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脱贫攻坚为统揽,深入实施“六大突破”、全面强化“六个推进”,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全年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一、综合
经省统计局审定,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45.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27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316.39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231.22亿元,增长8.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5%、54.7%和37.8%,分别拉动GDP增长0.6个、4.4个和3.0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458元,比上年增长7.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5:48.8:35.7调整为15.2:49.0:35.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1.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0.1%,居住类价格上涨1.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上年上涨5.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0%、生活资料价格上涨4.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比上年上涨3.4%。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1.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下降2.2%。
二、民营经济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385.79亿元,比上年增长8.1%,占GDP的比重为59.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9.4%,拉动GDP增长4.8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96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201.75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145.07亿元,增长8.1%。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4:52.1:37.5调整为10.1:52.3:37.6。
年末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3.4万户,比上年增长18.3%,占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量的97.1%,其中私营企业1.66万户,增长29.3%。
三、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83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3%。其中小春粮食播种面积9.46万公顷,下降1.2%;大春粮食播种面积24.37万公顷,增长0.1%。全年油料作物播种面积7.94万公顷,增长0.6%;中草药材播种面积1.97万公顷,增长16.7%;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6.17万公顷,增长5.9%。
全年粮食总产量190.54万吨,比上年增长0.6%。其中,小春粮食37.57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大春粮食152.97万吨,增长0.8%。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16.37万吨,增长1.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48.49万吨,增长8.5%;茶叶产量1.07万吨,增长52.1%;水果产量7.25万吨,增长6.0%;中草药材产量4.68万吨,增长15.6%。
说明:2018年依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对2007年至2017年粮食产量等农业生产指标数据作了修订。
全年肉猪出栏349.46万头,比上年增长1.7%;牛出栏18.8万头,增长2.2%;羊出栏95.39万只,下降1.9%;家禽出栏1151.37万只,增长3.4%,禽蛋产量6.42万吨,增长4.3%。肉类总产量30.89万吨,比上年增长2.5%。其中,猪肉产量25.35万吨,增长2.5%;牛肉产量2.21万吨,增长4.3%;羊肉产量1.43万吨,下降1.5%;禽肉产量1.74万吨,增长3.5%。
全年植树造林面积1.73万公顷,比上年下降39.9%。其中,退耕还林工程0.2万公顷,下降61.5%。全年发放退耕还林补贴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年末活立木蓄积量631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3.2%。
全年水产养殖面积1.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0%;水产品产量7.08万吨,增长0.8%。
年末共有水利工程数量13.96万座(处),比上年增长1.2%;总蓄水能力3.71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9.7%。年末有效灌溉面积9.5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1%。全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8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6.3%。全年建成高标准农田22.14万亩,比上年下降2.6%。年末农村饮水安全达标人口261.32万人,比上年增长15%。农村自来水通村率100%、自来水普及率82.6%,分别比上年提高9.9个和9.6个百分点。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9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8%。全年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用电量2136.4万千瓦小时,增长19.6%。年末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认证205个,绿色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农产品)56个,有机产品认证企业51家,有机产品认证证书59张。
四、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96.99亿元,比上年增长9.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7%,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2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6%。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增加值)看,轻工业增长7.8%,重工业增长15.7%,轻重工业增加值之比为1.67:1。分经济类型(增加值)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1%,国有企业增长16.8%,集体企业增长11.4%,股份制企业增长10.1%,私营企业增长14.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1%。分行业(前十大行业增加值)看,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8.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3.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3.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9.3%,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0.1%,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16.3%,医药制造业增长5.3%,家具制造业增长8.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5.3%,食品制造业下降3.4%。从主要产品产量看,石墨及碳素制品增长100.4%,纱增长51.8%,家具增长42.8%,饮料增长23.7%,大米增长22.8%,白酒增长15.2%,塑料制品增长14.3%,精制食用植物油增长13.2%,铁矿石原矿增长12.1%,精制茶增长11.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6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实现利润总额29.9亿元,比上年增长37.2%;成本费用利润率4.02%,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1.6%,比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5.7%,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19.49亿元,增长8.9%。年末有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10户,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48.1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617.52万平方米,增长7.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234万平方米,增长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