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08-11 开封市统计局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和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2371.83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3.62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897.27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1110.94亿元,增长1.6%。三次产业结构为15.3:37.8:46.9。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1.9%。其中,食品烟酒类、其他用品和服务类、医疗保健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居住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六升”,分别上涨5.9%、5.8%、1.7%、1.1%、0.4%、0.3%;交通和通信类、衣着类“两降”,分别下降3.7%、0.5%。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5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7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6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62%。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2万人,新增返乡下乡创业0.91万人。年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90.1万人,其中省内转移44.4万人,省外输出45.7万人。
 
二、农业
 
全市粮食种植面积526.8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12千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303.21千公顷,减少1.12千公顷;玉米种植面积186.05千公顷,减少0.89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73千公顷,减少0.71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9.71千公顷,减少0.45千公顷,其中花生种植面积107.37千公顷,减少0.37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76.00千公顷,增加5.13千公顷。
 
粮食产量313.07万吨,比上年增加5.68万吨,增长1.9%。其中,夏粮产量194.20万吨,增加3.33万吨,增长1.7%;秋粮产量118.87万吨,增加2.36万吨,增长2.0%。小麦产量194.20万吨,增加3.33万吨,增长1.7%;玉米产量101.26万吨,增加1.17万吨,增长1.2%。
 
棉花产量0.82万吨,比上年减少0.12万吨,下降12.8%。油料产量50.75万吨,减少0.71万吨,下降1.4%,其中花生产量50.14万吨,减少0.68万吨,下降1.3%。蔬菜及食用菌产量833.56万吨,增加23.62万吨,增长2.9%。瓜果类农作物产量256.90万吨,增加3.21万吨,增长1.3%。
 
猪牛羊禽肉总产量32.49万吨,比上年减少1.05万吨,下降3.2%。禽蛋产量35.65万吨,增加2.67万吨,增长8.1%。牛奶产量32.83万吨,减少0.25万吨,下降0.8%。年末生猪存栏253.23万头,增长24.5%;生猪出栏290.50万头,下降4.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9%。分门类看,制造业增长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4.3%。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5.4%;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3.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5.2%。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下降8.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5.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5.5%;高成长产业增加值增长4.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9.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下降11.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0%。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5.3%,利润总额下降17.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下降99.2%;集体控股企业增长18.0%;私人控股企业增长5.7%;港澳台商投资控股企业下降29.9%;其他控股企业下降8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比上年增加1.16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0.8%,比上年末提高1.6个百分点。
 
全市8个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1.7%;营业收入下降8.0%;利润总额下降27.2%。
 
全市建筑业总产值436.96亿元,比上年增长2.0%。资质内建筑业企业369家,比上年增加20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比上年增长5.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6.7%;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7.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5.0%。全市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41.0%,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3.8%。民间投资下降7.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75.2%。工业投资下降17.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6.2%。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09.55亿元,比上年下降0.4%,其中住宅投资268.67亿元,增长5.2%。商品房待售面积45.43万平方米,增长5.0%,其中商品住宅27.47万平方米,增长11.2%。
 
全市亿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294个,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17.4%。
 
全市8个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1.9%。其中,工业投资下降10.9%。
 
五、国内贸易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9.07亿元,比上年下降3.1%。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794.54亿元,下降3.7%;乡村零售额204.53亿元,下降0.5%。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16.47亿元,下降5.8%;零售业零售额753.95亿元,下降1.9%;住宿业零售额7.35亿元,下降10.7%;餐饮业零售额121.29亿元,下降6.8%。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饮料类增长4.4%,化妆品类增长5.2%,家具类增长15.1%,中西药品类增长27.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0%,日用品类增长9.1%,烟酒类增长8.6%,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3.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9.9%,粮油食品类增长23.7%,金银珠宝类增长8.1%,汽车类增长4.5%。
 
六、对外经济
 
全市进出口总值66.9亿元,比上年下降8.9%。其中,出口总值54.6亿元,下降14.1%;进口总值12.2亿元,增长27.2%。
 
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1个。实际利用外资7793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5%。
 
七、服务业
 
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0%,利润总额增长9.9%。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8%。
 
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58.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8.22亿元,增长6.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9.87亿元,下降9.4%;金融业增加值91.63亿元,增长3.1%;房地产业增加值139.10亿元,下降1.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49.54亿元,增长20.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89.19亿元,下降0.1%。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1739万人,比上年下降47.3%;旅客运输周转量12.03亿人公里,下降52.2%。全年货物运输总量3409万吨,比上年下降18.2%;货物运输周转量123.05亿吨公里,增长5.5%。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74.99万辆(包括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摩托车、挂车),比上年末增长7.5%。民用轿车(小微型载客汽车)61.70万辆,增长8.9%,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59.70万辆,增长9.1%。
 
全市邮政业务总量3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1.3%。邮政函件业务34.2万件,包裹业务5.7万件,快递业务量1.20亿件。电信业务总量357.1亿元,增长39.9%。
 
八、财政和金融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30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税收收入102.79亿元,下降9.3%,税比为64.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0.99亿元,增长1.5%。其中,民生支出313.78亿元,增长5.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8%。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66.2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809.02亿元,比年初增长12.5%。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942.9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0%。
 
九、人民生活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47元,比上年增长3.9%;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899元,增长3.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68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640元,增长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70元,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579元,增长4.0%。
 
按收入来源分,全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1109元,增长4.1%,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49.1%,直接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2.0个百分点;人均经营净收入6121元,增长3.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27.0%,直接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9个百分点;人均财产净收入920元,下降8.0%,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4.1%,直接拉动可支配收入下降0.4个百分点;人均转移净收入4493元,增长7.0%,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9.8%,直接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4个百分点。
 
全市剩余1.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十、教育体育、科学技术和文化旅游
 
全市研究生招生4675人,在学研究生1.09万人,毕业生2929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95万人,在校生10.43万人,毕业生2.89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1.59万人,在校生3.43万人,毕业生0.95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含技工学校)招生1.45万人,在校生3.84万人,毕业生1.15万人。普通高中招生4.26万人,在校生12.67万人,毕业生3.69万人。初中招生7.43万人,在校生22.02万人,毕业生7.35万人。小学招生8.25万人,在校生50.85万人,毕业生7.59万人。特殊教育招收残疾儿童0.03万人,在校残疾儿童0.12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0.59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6.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2.4%。
 
全年全市运动员在各类大赛中共取得4枚全国冠军奖牌。
 
年末全市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38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2家,其中国家级3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1个。省级科技进步奖项1项。全年申请专利5352件,比上年增长51.5%;授权专利3066件,增长57.1%;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988件,增长22.7%。签订技术合同142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56亿元。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08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项。全市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26家。
 
年末全市共有国有艺术院团8个,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34个,其中新增非国有及行业博物馆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省文物保护单位39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全年报纸出版总印数10.7万份。
 
全市旅游接待总量5312.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3.3%;旅游综合收入334.2亿元,下降53.2%。年末共有4A级以上景区11家,星级饭店10家,旅行社35家。
 
十一、卫生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410个。其中,医院94个,乡(镇)卫生院92个,村卫生室255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1个,专科防治院(所、站)1个,卫生监督机构10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3.22万张。其中,医院2.50万张,乡(镇)卫生院0.5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54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40万人,注册护士1.50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402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4569人。
 
十二、能源消费
 
全市全社会用电量112.36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6.2%,其中,工业用电量64.19亿千瓦时,下降10.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5.14亿千瓦时,增长4.4%。
 
全市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增长28.5%。综合能源消费量419.1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2.2%。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最终数据以《开封统计年鉴2021》为准。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公报中部分资料来源于市直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