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08-10 马鞍山市统计局
马鞍山市统计局
 
(2021年3月19日)
 
2020年是马鞍山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更是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逐季改善、回归常态,交出了一份全市人民满意的答卷。
 
一、综合
 
经济总量稳步提升。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86.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9.19亿元,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1045.37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1042.34亿元,增长2.9%。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47.8:47.7。
 
图1:2015-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图2:2015-2020年全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市场物价有所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8%。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指数呈“六涨二跌”态势。其中,食品烟酒类(9.7%)涨幅靠前;其他用品和服务类(3.6%)、医疗保健类(1.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0.4%)、居住类(0.3%)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衣着类(-0.3%)、交通和通信类(-3.2%)价格下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比上年下跌1.2%。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全市36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9个行业增长,行业增长面52.8%。19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3%,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个百分点。企业效益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31.64亿元,增长5.8%。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2.6%;八大战新产业全部增长,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94.8%、节能环保产业增长67.7%、生物产业增长41.5%、数字创意产业增长25.7%、新能源产业增长18.5%、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9.1%、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长6.6%、新材料产业增长5.3%。
 
工业企业产销基本衔接。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6.6%。多数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见下表)。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生铁
 
万吨
 
1868.68
 
2.5
 
粗钢
 
万吨
 
2096.72
 
5.7
 
钢材
 
万吨
 
1984.40
 
4.1
 
水泥
 
万吨
 
1863.84
 
14.3
 
改装汽车
 
万辆
 
1.09
 
10.2
 
汽车及底盘
 
万辆
 
1.78
 
14.0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195.51
 
-5.2
 
啤酒
 
万升
 
9589
 
-11.7
 
 
万吨
 
0.54
 
2.7
 
服装
 
万件
 
3649
 
-25.5
 
 
万台
 
1.91
 
-63.8
 
阀门
 
万吨
 
8.76
 
7.6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9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62.3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87.9万平方米。
 
三、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73.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粮食种植面积17.60万公顷,下降0.2%;粮食总产量104.80万吨,下降3.6%;蔬菜播种面积39.97万亩,增长3.5%;蔬菜产量80.66万吨,增长4.0%。
 
养殖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肉类总产量7.80万吨,比上年下降1.9%;水产品产量10.83万吨,增长3.0%;禽蛋产量3.37万吨,增长7.0%;牛奶产量3.86万吨,增长23.0%;生猪出栏33.28万头,下降4.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3.9%。
 
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41.0%,增速比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高32.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4.8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15.1%。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实施重点项目705个,完成投资1199.78亿元,其中,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702个,海底捞智慧工厂等229个项目开工建设,老虎燃气等470个项目加快推进,国内首条重型H型钢生产线等160个项目竣工投产。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发展态势良好。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5.79亿元,比上年增长2.7%。分城乡看,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5.11亿元,增长2.6%;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68亿元,增长3.6%。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696.42亿元,增长3.2%;餐饮收入实现99.37亿元,下降1.0%。
 
图3:2015-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六、对外经济
 
利用外资有所增长。全年实现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8.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9%。实际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1217.8亿元,增长17.1%。宝能智能家居及装配式建筑产业园、海底捞扩能及供应链整合等27个2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签约,奥克斯智造产业园、马鞍山智能装备及大数据产业园、中电泰日升马鞍山生产基地等16个2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落地开工。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进口总额24.9亿美元,下降1.9%;出口总额33.3亿美元,增长25.6%。积极参与安徽自贸区联动发展,加快打造安徽保税港区,连续11年获评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提升。全年铁路客运量465.57万人,铁路货运量328.5万吨;公路客运量886万人,公路货运量11613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11114.39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9.38万标箱。巢马高铁、宁马高速“四改八”加快建设,郑蒲港铁路试运营,商合杭高铁含山段建成通车,S105、围乌路等省际快速通道开工建设。
 
邮电通讯业平稳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收入23.85亿元,比上年增长7.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0.44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2.53万户,乡村电话用户7.91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44.44万户;其中,3G及以上用户217.95万户。年末宽带用户82.84万户。
 
旅游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成功晋升为国家5A景区。全年旅游业总收入204.25亿元;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12亿美元。接待海外旅游者1.56万人次。星级饭店8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5家,三星级1家。现有A级景区31处;其中,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8处。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300.70亿元,比上年增长5.6%。税收收入252.04亿元,增长5.3%;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83.8%。财政支出264.79亿元,增长4.5%;其中,民生支出225.19亿元,增长3.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21亿元,增长0.4%。
 
金融市场运行稳健。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778.85亿元,比年初增加310.93亿元;其中,单位存款1201.25亿元,比年初增加105.52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261.34亿元,比年初增加415.6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595.73亿元,比年初增加112.52亿元;中长期贷款1395.11亿元,比年初增加304.47亿元。
 
保险事业持续发展。全市各类保险机构30家。全年保费总收入49.17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95亿元,增长7.3%;人身险保费收入29.22亿元,增长5.4%。
 
九、城市建设
 
城乡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市建成区面积101.5平方公里。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启动,人民医院东院二期项目加快建设,南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完工,采石河以南区域建设提速。完成老旧小区整治改造36个,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9403户。在全省率先完成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新建改建停车位近3000个。
 
城市绿化水平提升。全年新增绿地面积153.69公顷,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3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6.28%。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4.6%,高新技术企业586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985件,增长25.6%。承担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0项,建成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以上众创空间2家。新增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6个。全省推进5G示范应用现场会在我市成功召开。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全年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38.45亿元。全市高等院校6所;中小学及其他各类学校623所;其中,幼儿园302所,小学201所,特殊教育学校4所,普通中学107所。省一类幼儿园10所,省示范高中11所,省特色初中1所,省特色小学2所,国家重点职业学校5所。中小学及其他各类学校在校学生30.25万人、教职工2.55万人。高中阶段在校学生6.57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07.08%。星光学校等5所中小学建成使用,义务教育课后延时服务启动实施。
 
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大力推进“诗城英才”计划,全年引进“龙马”人才101人、“骏马”人才3116人、“驿马”人才49人,新增专业技术人才7558人,引进培养技能人才20814人。实施党政、教育、医疗三个引才专项,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56人。在本土高端人才培养方面,入选省突出贡献人才1人,新增长江学者1人,入选省“115”产业创新团队5个、省“特支计划”专家5人,入选省首届“江淮名匠”23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11人,均居全省前列。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成功举办第32届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第14届马鞍山李白户外旅游节等群众活动。年末拥有公共图书馆7家,藏书240万册;专业艺术表演团体36个;文化馆6家;综合档案馆7家,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档案资料229.14万卷(册)。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均为100%。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卫生机构106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0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7个,标准化村卫生室430所,病床1.4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45万人。以乡镇为单位,四苗、五苗接种率99.62%,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99.94%。市人民医院东院开诊运营。
 
体育事业持续发展。全年参加省常规项目比赛获得奖牌251枚;其中,金牌82枚、银牌84枚、铜牌85枚。我市运动员在全国皮划艇、赛艇项目锦标赛中勇夺金牌。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矿产资源丰富。全市已发现40种矿种;其中,金属矿产9种,非金属矿产29种,水汽矿产2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27种;其中,金属矿产3种,非金属矿产24种。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马鞍山考察,充分肯定我市长江大保护的生动实践和绿色发展的成效。全年PM2.5平均浓度36.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88.3%。城区35条黑臭水体全面消除黑臭,5个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建成全省首个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填埋场,危废安全处置率100%。
 
安全生产形势良好。全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3人,没有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92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04元,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21元,增长8.3%。
 
居民储蓄持续增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住户存款余额1507.63亿元,比年初增加199.56亿元;其中,活期存款913.52亿元,比年初增加98.86亿元;定期及其他存款594.11亿元,比年初增加100.70亿元。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新增就业4.5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96万人,“4050”人员等困难群体再就业0.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0%。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4.3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7.7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1.57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6.98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3.20万人,参保率99.22%。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现即征即保,参保人数17.76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推进。全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救助77万人次,支付低保金3.92亿元。新增养老机构项目8个、社会收养性福利床位数2.21万张;接受社会捐赠1581.1万元;城镇拥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539处;便民利民服务网点809个。福利彩票销售1.77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0.58亿元。实施脱贫攻坚“八大工程”和“百企帮百村”专项行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园区基地28个,全市累计300户916人顺利脱贫。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城市。
 
说明: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2021年马鞍山统计年鉴》为准。
 
2.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人口数据单独发布。
 
3.公报中全市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公报中历史年份数据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后修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