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统计年鉴2005年
2005年安徽统计年鉴 一、《安徽统计年鉴—2005》是一部全面反映安徽省图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本书收录了全省及各市、县2004年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大量的统计数据,反映了“九五”时期的全省主要统计数据,重点展现了“十五”时期安徽人民在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新成就。二、《安徽统计年鉴—2005》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全书中英文对照和配套出版磁质光盘。为了反映安徽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取得的丰硕成果,配合和服务于本省经济发展战略要求,新增加了”皖江经济区域”、“芜马铜经济区域”,京九沿线、淮海经济区各省分市经济指标对比内容。紧跟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步伐,增加了流动人口及流向、规模以上工业科技活动、服务业企业状况、房地产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妇女儿童监测、残疾人事业、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环保、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等一系列内容。同时刊登了安徽十强县、各部门、企业展示新成绩新风采的彩色图片。三、全书内容共分21个篇章和附录,即: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综合;国民经济核算;人口;从业人员和职工工资;固定资产投资;能源生产和消费;财政金融保险;物价指数;城乡人民生活;城市概况;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卫生、社会福利和其他;重点企业、集团、景气调查;省级和县级主要经济指标及位次。附录部分有:贫困县监测情况;企事业单位简介。为了进一步帮助读者理解和使用有关数据,各篇章附有简要说明和主要指标解释,介绍了统计范围和统计方法。四、按照国家要求,本年鉴执行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五、本年鉴资料主要来自全省国民经济社会统计年报表和部分抽样调查资料。六、本年鉴中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均采用国际统一标准计量单位。七、本年鉴中部分合计数或相对数的单位因取舍不同产生计算误差未作机械调整。八、本年鉴符号使用说明:“…”表示该数据不足本表最小计量单位数;“空格”表示该项无统计数据;“#”表示其中的主要项。九、本年鉴的编辑出版得到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谨致谢意!第四篇 人口,4—3 五次全省人口普查基本情况,4—6 各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4—9 各市按家庭户规模分的户数构成,4—12 各市每十万人口拥有的受教育程度人口,4—15 全省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率4—18 各市城镇按未工作原因的人口构成,4—21 各市按外出时间分的外出人口比例,主要统计指标解释,5—1 就业基本情况,5—4 各市按城乡分的从业人员数,5—7 各市个体年末从业人员数,5—10 专业技术人员数,5—13 分行业年末女性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5—16 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5—19 分行业职工工资总额,5—22 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5—25 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5—28 劳动部门职业介绍工作情况,5—31 按失业原因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第六篇 固定资产投资,6—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构成,6—6 各市按经济类型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9 各市分行业城镇建设项目新增固定资产,图片,安徽人均生产总值,安徽生产总值构成,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安徽统计年鉴—2005》编辑部,安徽县域经济排头兵—宁国市,工业篇,凤台县,皖江明珠—无为县,6—12 城镇建设项目新增主要产品生产能力,6—15 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状况,6—18 各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个数,6—21 各市按用途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完成投资额,6—24 各市商品房屋销售情况,6—27 各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的资产负债,6—30 各县(市)城镇建设项目、房地产投资和新增固定资产,第七篇 能源生产和消费,7—3 电力平衡表,7—6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国家级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奋进中的——长丰,云岭峰火 革命老区——红色泾县,宣州—皖南生态家园投资兴业熟土,安徽省高教人民法院,安徽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安徽省妇女联合会,安徽省物价局,安徽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经济优秀人物-张绍仓,动感地带,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营业部,安徽省立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安徽煤田地质局,合肥广齐建设集团,滁州市教育局,7—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主要统计指标解释,8—1 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8—4 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及比重,8—7 地方财政收支情况,8—10 各县(市)财政收入,8—13 商业性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平衡表(资金来源),8—16 金融机构现金收入,8—19 农村信用社机构、人员数,安徽省统计局关于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公报,1—1 全省行政区划,1—4 主要城市平均气温,1—7 流域分区全年降水量,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安徽经济的发展,安徽的人口,8—21 安徽省上市公司数量,8—24 保险公司业务经济技术指标,第九篇 物价指数,9—3 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9—6 调查市、县商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2—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和效益指标,2—7 皖江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9—10 分部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9—13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分类指数,主要统计指标解释,10—1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情况,10—4 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2—10 京九沿线各省分市主要经济指标对比,简要说明,3—2 安徽生产总值构成,3—5 第三产业增加值,10—7 按收入等级分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10—10 各调查市、县按收入等级分的城市居民家庭就业人员年均收入情况,10—13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10—16 各调查市、县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现金收支,10—19 各调查市、县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10—22 农村居民按纯收入分组的户数占调查户比重,10—25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10—28 各县(市)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现金支出,10—31 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收支情况,简要说明,11—2 地级城市市区基本情况,主要统计指标解释,12—1 农村基层组织和农业基本情况,12—4 农田水利建设,12—7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构成,12—10 主要年份耕地面积,12—13 各市农村基层组织情况,12—16 各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及构成,12—19 各市有效灌溉面积、农用化肥施用、用电情况,12—22 各市主要农产品产量,12—25 各市畜产品产量,12—28 各市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12—31 各市、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2—34 各县(市)农作物产量和耕地面积(,12—37 各县(市)农业机械化及主要能源、物资消耗情况,简要说明,13—2 工业增加值,13—5 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13—8 全部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13—11 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13—14 各市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总产值,13—17 各市“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13—20 各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主要统计指标解释,14—1 建筑业企业概况,14—4 集体经济建筑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14—7 建筑业施工企业主要生产指标,14—10 各市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建筑业企业单位数,14—13 各市国有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14—16 各市国有建筑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简要说明,15—2 运输路线长度,15—5 地方营业铁路基本情况,15—8 全社会水路分货类运输量,15—11 公路线路年底到达数(按技术等级分),15—14 民用汽车拥有量,15—17 各市营运汽车拥有量,15—20 各市私人运输船舶拥有量,15—23 东航(安徽公司)基本情况,15—26 各市邮电业务量,15—29 各市邮电通信电路及长途线路,主要统计指标解释,16—1 国内贸易基本情况,16—4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情况(2004年,按行业分),16—7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情况(2004年,按登记注册类型分),16—10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企业从业人数(2004年,按市分),16—13 各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6 各市亿元商品交易市场情况,16—19 重点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004年,按商品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排序),16—22 服务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情况,简要说明,17—2 海关出口商品分类金额,17—5 安徽省同各国(地区)进出口总额,17—8 实际利用外资额,17—11 外国和港澳台地区直接投资(按行业),17—14 各市商品进出口总额,17—17 旅游部门基本情况,17—20 接待外国人旅游人数(按国别分),17—23 各市国内旅游主要经济指标,17—26 国家级黄山风景区旅游事业发展情况,简要说明,18—2 研究生数,18—5 高等学校分科毕业生数,18—8 中等专业学校分科专任教师数,18—11 平均每万人口在校学生数和大中小学学生构成,18—14 各级各类成人学校基本情况,18—17 各市普通中学分城乡学校数和在校学生数,18—20 各市职业中学基本情况,18—23 全省科技活动基本情况,18—26 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经费收入,18—29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基本情况,18—32 科协系统科技活动情况,18—35 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人员情况,18—38 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情况,18—41 高技术产业新产品及专利情况,18—44 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品概况,18—47 技术市场成交情况,18—50 文化艺术和文物事业机构、人员情况,18—53 公共图书馆业务活动及经费情况,18—56 广播、电视覆盖率,18—59 图书、杂志和报纸出版数量,第十九篇 体育、卫生、社会福利和其他,19—3 体委系统职工人数,19—6 卫生机构人员数,19—9 医院、卫生院诊疗人次及人院人数,19—12 各市卫生机构人员数,19—15 历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委员人数,19—18 妇女儿童教育培训情况,19—21 妇联组织及工作情况,19—24 各市婚姻登记和离婚情况,19—27 公安机关立案的刑事案件情况,19—30 检察机关处理申诉案件情况,19—33 人民法院合同纠纷一审案件收结案情况,19—36 交通事故情况,19—39 救灾情况,19—42 社会福利事业、企业单位和工作人员数,19—45 享受补助、救济人员情况,19—48 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19—51 离休、退休、退职人员保险福利费,19—54 各市失业保险基本情况,19—57 生活污染物排放,19—60 重点调查工业分行业废水排放及处理,19—63 各市自然保护和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情况,19—66 各市重点调查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利用,简要说明,20—2 企业集团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统计指标解释,21—1 全国分省(市)主要年份生产总值及位次,21—4 全国分省(市)主要年份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及位次,21—7 全国分省(市)主要年份工业增加值及位次,简要说明,3—6 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3—9 各市生产总值,3—12 居民消费水平,3—15 资产负债综合表,附录1—4 山区、库区县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情况,太平洋寿险合肥分公司,安徽省建材工业协会,安徽统计资料发行站最新书目2005年安徽统计年鉴
安徽统计年鉴2005年下载地址、安徽统计年鉴PDF版、安徽统计年鉴2018、安徽统计年鉴最新版
安徽统计年鉴2005年下载地址、安徽统计年鉴PDF版、安徽统计年鉴2018、安徽统计年鉴最新版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