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统计年鉴2004年

2018-03-15 未知
2004年重庆统计年鉴 《重庆统计年鉴—2004》是由重庆市统计局编纂、中国统计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一部全面记录重庆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的大型资料性年刊。本书收录了重庆市历史重要年份和2003年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大量的统计数据、各区县(自治县、市)主要统计资料,以及全国和各省区市的主要统计资料。全书内容由五篇二十二章和附录组成,即Ⅰ.综合篇,包括1.综合2.国民经济核算3.人口与就业4.固定资产投资5.能源消费6.人民生活和物价7.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8.各类市场情况:Ⅱ.产业篇,包括9.农业和农村经济10.工业11.建筑业12.运输和邮电13.国内贸易14.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15.财政和金融16.教育、科技和文化业17.卫生、社会福利、体育和其他;Ⅲ.区县篇,为18.区县(自治县、市)和开发区资料;Ⅳ.企业篇,为19.各类企业统计资料;Ⅴ.专题篇,包括20.高新技术产业21.企业集团、景气调查22.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移民;附录,收录了全国及各省区市的主要统计资料。每章前设《简要说明》,介绍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和资料来源,章末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本年鉴 GDP 核算和社会统计采用 GB/T4754-84行业分类标准;其余资料采用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02),2002年统计数据按新标准进行了调整。资料中所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均采用国际统一标准计量单位。本年鉴的统计资料来源:大部分来自统计年报,部分来自抽样调查:附录中的有关全国及各省区市的统计资料来自中国统计出版社编印的《中国统计摘要》。本年鉴部分数据的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计量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未作机械调整。本年鉴各表的部分指标注解位于该表下方或最后一张续表的下方。本年鉴中符号的使用说明:“…”表示数据不足本表最小单位数;“空格”表示该项统计指标数据不详或无该项数据;“#”表示其中的主要项。Ⅰ 综合篇,1—2 行政区划一览表(2003年),1—5 气象基本情况(2003年),1—8 人均主要社会经济活动水平,二 国民经济核算,2—1 重庆市生产总值(1949—1978年),2—4 重庆市生产总值指数(1949—1978年)(1949年=100),2—7 重庆市生产总值指数(1978—2003年)(上年=100),2—10 按支出法计算的重庆市生产总值(2002—2003年),三 人口与就业,3—2 主要年份人自然变动(户籍统计),3—5 五次人口普查主要指标,3—8 计划生育基本情况(1986—2003年),3—11 城镇就业人员年末人数(2002—2003年),3—14 主要年份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3—17 城镇经济单位女职工人数(2002—2003年),3—20 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2002—2003年),3—23 城镇经济单位离退休人员(1985—2003年),四 固定资产投资,4—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2—2003年),4—6 全社会房屋造价(2002—2003年),4—7 国有经济单位固定资产投资(2002—2003年),4—11 按行业分的更新改造投资(2003年),4—15 城乡私人建房(2003年),4—17 商品房销售情况和空置面积(2002—2003年),4—20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产负债情况(2002—2003年),五 能源消费,5—2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1985—2003年),5—5 综合能源平衡表(2002—2003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6—1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情况(2002—2003年),14—15 旅行社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数(2002—2003年),14—18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4—20 重庆(或区县)与国外结成友好城市一览(1982—2003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15—2 财政收入占本市生产总值比重(1994—2003年),15—3 财政收入(2002—2003年),15—9 国税税收收入(2002—2003年),15—11 地税税收收入(2002—2003年),15—13 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存贷款年末余额(1980—2003年),15—15 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信贷资金平衡表(2002—2003年),15—21 保险业务情况(2002—2003年),15—22 上市公司情况(1993—2003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16—1 主要年份各级各类学校数,16—4 主要年份文化事业机构数,16—8 普通高等学校分科学生数(2003年),16—9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分类情况(2003年),16—14 科技经费、科技奖励情况(2002—2003年),16—16 科协系统科普活动、科技培训及咨询情况(2003年),16—19 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人员(2003年),16—23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项目与经费支出情况(2003年),16—25 专利申请受理量及专利授权量(2002—2003),16—29 商品质量监督检查情况(2003年),16—31 公共图书馆情况(2003年),6—5 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1985—2003年),6—8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收入及构成(2003年),6—11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2002—2003年),6—14 商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2002—2003年),6—18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总收入、纯收入和总支出(2002—2003年),6—20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2002—2003年),简要说明,7—2 城镇市政设施(2002—2003年),7—5 城镇供水及供气情况(2002—2003年),7—9 公用事业和市政建设投资额(2002—2003年),7—12 工业污染治理项目及投资情况(2002—2003年),7—15 重点调查工业分行业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2003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8—1 房产市场交易情况(2002—2003年),8—3 亿元以上商品市场交易情况(2002—2003年),Ⅱ 产业篇,9—1 主要年份农村基本情况,9—4 主要年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数(1952年=100),9—7 农村基本情况(2002—2003年),9—9 农业生产条件(2002—2003年),9—14 农业商品产值和商品率(2002—2003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10—1 工业企业主要指标(1978—2003年),10—4 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2002—2003年),10—7 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003年),10—10 大中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2003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11—1 建筑业基本情况(1985—2003年),11—4 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及竣工面积(2002—2003年),十二 运输和邮电,12—2 主要年份港口吞吐量和公路线路里程,12—5 交通基础设施情况(2002—2003年),12—7 民用车辆、船舶拥有量(2002—2003年),12—12 邮政局所及邮递线路(2002—2003年),12—13 电信主要通信能力(年底数)(2002—2003年),简要说明,13—3 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和餐饮业经营情况(2002—2003年),13—6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主要商品销售数量(2002—2003年),13—9 限额以上餐饮业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2003年),简要说明,14—5 按商品类别分的海关进出口总值(2002—2003年),14—6 按贸易方式分的海关进出口总值(2002—2003年),16—34 广播电台情况(2002—2003年),16—35 电视台情况(2002—2003年),16—40 课本和儿童读物类图书出版情况(2003年),16—43 国家定点书刊印刷企业主要财务经济指标(2002—2003年),十七 卫生、社会福利、体育和其他,17—2 卫生事业情况(2002—2003年),17—4 卫生机构、床位、人员数(2003年),17—7 民政事业情况(2002—2003年),17—12 最低生活保障和传统救济情况(2002—2003年),17—13 基本养老保险情况(2002—2003年),17—18 律师、公证、调解工作基本情况(2002—2003年),17—19 调解民间纠纷分类(2002—2003年),17—23 检察机关直接立案侦查案件情况(2003年),17—27 人民法院合同纠纷一审案件收结案情况(2003年),17—28 人民法院权属、侵权纠纷一审案件收结案情况(2003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简要说明,18—3 各区县(自治县、市)生产总值(2003年),18—6 各区县(自治县、市)建筑业(2003年),18—9 各区县(自治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3年),18—12 各区县(自治县、市)教育和文化(2003年),18—14 重庆市开发区主要统计指标(2003年),十九 各类企业资料,19—2 重庆工业企业五十强名单(2000—2001年),19—5 高新技术产品实现利税上千万元企业排序(2003年),19—8 工业企业按资产总计排序(2003年),19—11 建筑企业按利税总额排序(2003年),19—14 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按商品销售收入排序(2003年),19—17 大中型工业企业按科技活动人员数排序(2003年),19—20 大中型工业企业按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排序(2003年),19—23 重点建筑企业目录(2003年),19—26 个体工商业基本情况(2003年),19—29 按行业分的私营企业基本情况(2003年),19—32 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按成交额排序(2003年),简要说明,二十一 企业集团、景气调查,21—2 企业集团主要经济指标(2003年),21—5 工业景气指数(2002—2003年),21—8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景气指数(2002—2003年),21—11 房地产业景气指数(2002—2003年),二十二 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移民情况,22—1 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城乡人口迁移情况(2003年),附录,附录3: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及排位(2003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14—10 利用外资情况(2002—2003年)2004年重庆统计年鉴
重庆统计年鉴2004年下载地址、重庆统计年鉴PDF版、重庆统计年鉴2018、重庆统计年鉴最新版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