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宣武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12-28 北京市统计局

宣武区统计局

2004年1月8日

200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更是我们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提升,消费品市场供求均衡,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再就业形势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统计,2003年全区生产总值(GDP)为195亿元,比上年增长9.0%。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330美元,比上年增加216.9美元。

财政收入19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6%。预算支出17.8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8.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比上年增长37.5%。

开复工面积235.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竣工面积65.5万平方米。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0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

年内新批三资企业11家。实际利用外资1140.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8.9%。出口商品交货额8645.4万元,比上年增长4.6倍。

二、第二产业

2003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4.5亿元,比上年增长7.1%,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1%,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

(一)工业

工业整体实力增强,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实现增加值52.5亿元,比上年增长2.9%。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6.9%。增长主要依靠电力、印刷等行业的大型企业拉动。

(二)建筑业

建筑业发展速度加快,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60亿元,比上年增长46.6%。实现增加值12亿元,比上年增长32%。建筑业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年末,全区拥有三级及三级以上建筑企业105个,比上年增长18.0%。全员劳动生产率9.8万元/人,比上年增长4.5%。

三、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拉动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年实现增加值130.5亿元,比上年增长9.9%,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6.9%,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4%。

(一)国内贸易

贸易流通量继续扩大,市场供求均衡。全年大中型企业商品购进总值327.0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商品销售总值335.4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0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

2003年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开局良好,受非典影响,4、5、6三个月零售额大幅下降。增幅最高的1月份与降幅最大的5月份落差达到50.5个百分点。我区独具特色的金银珠宝类保持快速增长,而占零售额份额较大的汽车类则大幅下降。重点零售企业菜百、崇光百货、家乐福发展良好,全聚德零售额的下降则完全是受非典影响。2003年大型连锁企业相继在我区新开了连锁店,对我区区属小型超市和家电销售等产生了较大冲击,而我区连锁企业在外区新开的连锁店规模相对较小。

(二)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年财政收入19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6%。主体税种发挥较强支撑作用,其中企业所得税比上年增长28.8%,营业税比上年增长18.8%,增值税比上年增长12.2%。全年预算支出17.8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8.1%。

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力度加大。存款稳步增加,储蓄增势持续上扬。2003年末,全区各项存款余额1466亿元,比年初增长24.6%。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7亿元,比年初增长18.9%。贷款增长步伐加快,各项贷款余额589.8亿元,比年初增长15.5%。

(三)房地产开发

房地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6.8%。房地产业商品房销售额32.7亿元,比上年下降3.7%。商品房销售面积65.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1%。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20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5.3%;空置率7%,比上年减少1个百分点。

(四)文教卫体

文化:居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厂甸庙会、第八届大观园庙会、北京建都纪念阙揭幕仪式、第二届北京宣南文化节等活动。开展夏日文化广场和优秀电影进社区等活动,丰富了群众生活,提升了社区文化工作水平。年末全区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27.6万册,比上年增加1.5万册;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4处,市级23处,区级15处;档案馆1个,所有馆藏资料131002卷(册),比上年增加23893卷(册)。

教育:继续加大教育调整的力度,全年共调整学校16所。中考、高考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中考合格率94.7%,高考达到了93.98%的上线率。全区87.4%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升入优质初中,84.5%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升入优质高中。全区共有中小学校67所,比上年减少6所。中小学专任教师4375人,比上年减少3.8%。中小学在校学生51189人,比上年减少6.7%。

卫生:全区共有各类医疗机构275个,拥有医院病床4026张,卫生技术人员675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7.4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2.4人。2003年全区取得北京市首发基金科研立项4个,11个项目获得宣武区科学技术奖,其中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进一步加大了公共卫生投入,全年医疗卫生支出1.1亿元,其中防治"非典"支出2800万元,为防控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体育: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了宣武区第六届全民健身体育节。新建社区全民健身体育彩票工程40处。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达到95%以上。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城市建设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年完成55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其中房地产投资拉动投资总额增长26.7个百分点。全年开复工面积235.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其中新开工面积85.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1%;竣工面积65.5万平方米。

危旧房改造继续推进。全年拆迁居民4221户,拆除危房7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拆迁计划。7个重点危改区的36栋回迁楼中已有29栋开工建设,其中新安中里的3栋已经竣工交用。重点工程建设加紧实施,北京移动通讯枢纽大厦竣工,广内电话局结构封顶,政府综合服务楼正在装修,天桥市民广场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北京通信大厦、万明路变电站、北京小学分校开工建设,国际新闻中心建设项目基本完成拆迁工作,牛街民族敬老院工程正在抓紧运作。

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继续扩大。宣外大街(西侧)、输入胡同、红居仓储路(局部)等道路建成通车。开工建设并积极推进了南新华街、广义街、枣林前街(东段)、北纬路、教子胡同、南横街、香炉营、樱桃园二条、煤市街、小马厂等路网加密及危改配套道路工程,区域交通网络得到完善。